新思路客 > 恐怖小说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 第483章 天赐祥瑞(2/4)

第483章 天赐祥瑞(2/4)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可以大干一场,生了场小病后竟然驾崩了,才36岁。

明景泰帝朱祁钰,夺门之变一个月后暴毙而亡,时年29岁;

明孝宗朱佑樘,中兴之主,英年早逝,时年36岁;

明武宗朱厚照,南巡返程看人家捕鱼不慎落水,回来后死亡,时年31岁;

明穆宗朱载坖,长期服用春药,夜夜笙歌,时年36岁;

明光宗朱常洛,服用了太监进贡的大补药“红丸”后驾崩,史称“红丸案”,时年38岁;

明熹宗朱由校,后宫泛舟,落水生病,服用“仙药”,暴毙而亡,时年23岁;

崇祯在强行捐响时,五皇子更是离奇而亡,最后留下三句话:“九莲菩萨言:帝待外戚薄,将尽殇诸子。”

所以,当崇祯听到二十多个文官被杖毙,他心里顿时慌得一逼,目光看向朝堂上那些文官时,文官都勇敢和崇祯对视。

虽然他们没有联合声讨崇祯,但崇祯能从他们眼中看到愤怒,心中不禁有些发怵,急忙一甩袖子道:

“退朝,明日全部出城灭蝗虫……”

江南

得知北方发生严重蝗灾时,江南士绅地主商贾立即看到商机,他们同时也看到搞死皇太子的机会。

无锡,扬州,苏州,浙江等地,士绅商贾地主纷纷出手收购囤积市场上粮食,他们的目的就是抬高粮价。

皇太子不是喜欢救灾吗?他们就把粮价抬到一定高度,让你买不起粮食,就算你愿意掏高价购买粮食,大赚特赚的还是他们。

对这些人来说,国家遭受灾难之时,就是他们发大财之时,至于百姓死活与他们何干。

皇太子在北方整治土地兼并,为百姓分土地之事早就传到南方,南方官员勋贵士绅地主一直在静观其变。

一旦皇太子敢对南方动手分他们的蛋糕,他们会联合起来让皇太子死无葬身之地。

以前朝廷想在南方收税,他们打死收税太监,朝廷不但没有追责,还乖乖停止收税。

他们可以醉生梦死,可以在秦淮河畔一诺千金,但不会给灾民一个铜板,更不会交一文钱税,甚至还拖欠朝廷税赋。

官商勾结对国家和百姓都是灾难,百姓投诉无门只能无奈顺从,明末官商勾结也是历史上最严重的。

百姓生活苦难根本没有钱读书,当官的基本都是有钱人家子弟,家族出钱供族人读书。

族人做官后就会想方设法为家族谋利益,在他们心里只有家而无国,可以说在明朝后期,文官就是商贾地主的代言人。

他们为了家族利益,可以逼皇帝停掉郑和下西洋,可以让土地挂靠在自己名下不交税,还可以抗税打死收税太监,驱除税监矿监。

更可以让正德皇帝和天启皇帝意外落水,拒绝崇祯皇帝迁都,把崇祯皇帝套牢在京师投名状……

这些家族行动起来比蝗虫还凶,一天之内把粮食价格从四两银子一石干到五两多一石,不出意外三天之内,南方粮食可以达到六两银子一石。

不要认为粮食不可能如此贵,遇到灾年和发生战争时,粮食都是硬通货,有时你有银子都买不到粮食。

朱慈烺刚监国之时,八大皇商把京师粮食炒到八两一石,辽东灾情严重时,建奴买一石粮食曾经达到过三十两银子一石。

河南人口众多,明代陕西更大,后世的甘肃都属于陕西省,加上山西和北直隶,全国一半人口受灾,大明粮食已经不够吃,价钱怎么能不高。

李财主侄子乃是南京户部一个不入流的小官,得知北方发生严重蝗灾时,李财主打出全部家底八万两银子购买粮食。

家人曾劝他不要冒险,李财主根本不听,他估计粮食会达到八两一石,到时他八万两银子直接翻倍。

可是南方商贾士绅地主们在收购粮食时,发现总有很多粮食迅速进入市场,若没有这些粮食,粮价会更高。

经过打听得知,这些粮食是一个叫沈千万的商贾从南洋运来的。

南方商贾地主们经过相互通气,准备把沈千万运来粮食全部吃掉,他们不相信沈千万财力能和他们对抗。

他们哪里知道,沈千万虽然没有整个南方商贾财力雄厚,可他背后站着的是皇太子,手中更掌握着八大皇商的产业,可以撑死他们。

另外从南洋收购粮食价格只有一两银子一石,运到江南时直接卖到四两多一石,第三天又涨到五两一石,沈千万都赚翻了。

京师

天刚亮,京师百姓开始陆续出城,崇祯皇帝也在满朝文武官员的陪同下出了京师城,他们第一个目的地是通州。

他们手中拿着捕捉蝗虫神器,一块薄纱布上剪出一些小洞,然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