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一千五百公斤(所谓的大亩),中途我们能看到很多伟大科学家、研究员的身影。在自己有生之年能看到杂交水稻步步高升,能看到水稻的产量突破一千五百公斤的这个界限。就是现在死去自己也心甘!
华夏是最早种植杂交水稻的国家,也是最先培育出杂交水稻的国家。它为全球近一半的人提供着食物,供应着温饱。华夏是个礼仪之邦。它的责任任重而道远,在华夏已经很少什么吃不饱饭的现象了,即使高山地带国家也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但是在这个地球上还有无数的人每天处在饥饿的时代,非洲最困难的一个洲,他们那里的人每天都期盼着吃饱一顿饭,每天都希望吃饱一顿饭,但是由于缺乏水源,粮食仅占人口总数的一半,你想想一倍的人争取一半的粮食,那会是什么状况?
但是就在今天,就在这个并不起眼的村庄里面,我们迎来了水稻新的辉煌,这是一种培育技术完全成熟的超级水稻,可以这么说现在收获的稻谷完全可以做成母本推广,它就是星星之火,它就能燎原整个世界,它就是国家的希望,世界的希望。
先不说新稻米的美味,单就那几乎翻了近一倍的产量,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那意味着全世界受饥饿的人群几乎不在为粮食而发愁!
轩辕十四只是微笑着,事实面前,他再是谦逊也没有用,多了,就假了。同时,他更是敬佩袁隆平。
眼前这位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老人一辈子把培育杂交水稻当成了自己的使命,这么大的年纪依然坚持亲自查看水稻、培育水稻,就像他说过的话一样,把一生交给杂交水稻我无怨无悔。而自己呢?自己只是像应付工作一样培育着水稻一心只想培育濒危灭绝的物种,却忽略了大众物种的价值,大众物种才是最朴实的物种,它们为人类提供着各种各样的需求,它们为人类贡献着各种各样的能量。
虽然自己总是在说自己是一个农民,但是,太多的太多,自己脱离了一个农民的范畴,仔细一回想起来,自己哪一点像农民了?又有哪一点反馈给农民了?想到这些,再对比面前的老人,轩辕十四一阵的惭愧。
或许,水稻上,是自己第一个回馈吧……
可笑自己,先前还算计着新水稻卖多少钱一两……要那么多的钱,有什么用吗?花的完吗?自己还真是钻钱眼里去了!
“袁老,谢谢您!”也不管袁隆平理解不理解,轩辕十四深深地一躬到地,郑重地说道:“我这就准备筹建大型的种子培育基地,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将新型水稻推向市场,推给广大的农民朋友,至于价格……”
轩辕十四微一沉吟,道:“袁老,您看,比现在市价略低,您看怎么样?”
一个深深的鞠躬表达着轩辕十四对袁隆平的敬意,这么一个崇高的人值得轩辕十四这么做。曾经有国外的媒体这样说过一句话:如果说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要数谁的话,那么一定是袁隆平他老人家,而不是比尔盖茨,袁隆平弄出来的杂交水稻养活了世界上百分之五十的人类,如果换算成钱,换算成财富的话那得多少?无法估量,真的无法估量,恐怕比一个国家的国库还要多,恐怕能买下十几个小国家。但是就这样的一个人,他把自己的技术献给了国家,每个月拿着少许的工资拼命的提升着稻谷的产量。难道这样的一个伟人我们不应该值得尊敬吗?难道不应该向他鞠一个躬吗?应该,完全的应该!别说鞠一个躬,就算是鞠十个躬、一百个躬都是应该的,因为它值!(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