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都市小说 > 谋定天下之扶明 > 第二百零六章 倒周(三)(2/3)

第二百零六章 倒周(三)(2/3)

上一页谋定天下之扶明章节列表下一页
谋定天下之扶明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着开口道:“朕的周郎来了,爱卿平身,赐座。”又对着旁边的小太监开口道:“今天既然是召对,破例一次,再添两支蜡烛来。”

周祥春这下算是见识了崇祯的穷了,民间的蜡烛才两个铜板一支,算采买太监的贪污,到了宫内撑死也一两银子一支。圣连一两银子一只的蜡烛都要计算着来用,可见是真穷。怪不得王启年说用赋税做章,必然能引起圣的重视。

等到周祥春坐下,崇祯便开口道:“漏液召周爱卿前来,却是因为东江发生了大事。这几份奏折,周爱卿不妨先仔细看看。”

旁边的小太监便送过来袁崇焕的三封奏折。

周祥春老早知道这奏折的内容,不过肯定不能崇祯知道,样子还是要装的。接过后,假装仔细的看了一遍。

假装看完之后,周祥春便开口道:“圣可是为此事而忧心?”

崇祯便开口道:“倘若只是东江反了还好,怕怕其联手建奴,一起攻打锦、右等地。朝廷这两年千多万银子花了下去,才修葺好这两座城池。万一锦、右有失,朝廷的银子打了水漂不说,只怕消息传开之后,会天下震荡,社稷不稳。”

周祥春深知崇祯的性子,认定了一件事情之后,旁人很难再改变他的看法。因此周祥春也不敢和他东江自立之事争论,唯有顺着其意思开解道:“此事圣不必太过忧心。朝廷在锦、右等地驻扎有六万大军,再加有坚城固守,又有红衣大炮为助,想来守住的把握很大。”

崇祯便开口道:“据袁爱卿奏折所说,倘若是建奴一家来攻,袁爱卿倒是有十足的把握守住。怕怕东江再掺和一脚,这毛龙深知朝廷大军的虚实,却不是建奴所能的。”

周祥春便继续开解道:“此事倒是不用太过担心。东江开镇十二年间,同建奴互有攻伐,死的人海了去了,双方的仇怨却不是能如此轻松化解。毛龙自立倒是容易,倘若要说到同建奴联手,却仍有几分难度。双方的部属互有血债,见面之后不打起来不错了,想要真心实意合作攻城,只怕也不是这么容易。”

崇祯听完之后,点了点头,开口道:“爱卿说的也有道理。怕只怕万一啊!”

周祥春便开口道:“此事周阁老的意思如何?”

崇祯便开口叹道:“周首辅的意思是,朝廷当尽早派出大军,前往支援宁远。并献梯次进军之策,袁爱卿领宁远大军北支援锦、右,赵率教领山海关之兵入驻宁远,以策应锦、右。刘策领密云、蓟州之兵防守山海关。只是大军开动,费用少不了。周首辅算了算,四万余大军出动,总计需要开拨银两三十万两。朕正为此事而忧心!”

说完之后,崇祯吩咐周围的小太监退下,留了王承恩在旁边伺候,然后压低声音开口道:“如今内库、外库均无钱银可用,大军要出发,这钱银又少不了。朕的意思是想向山西商人拆借一二,周首辅认为此事断然不可。周爱卿如何看?可有法子几日内凑齐三十万两?”

周祥春装出一副大惊失色的样子,开口道:“朝无银可用?怎么可能!天启年间外有建奴作乱,内有阉党乱政,尚且能支撑过去。这两年辽事还算平稳,除了袁督师筑城之费外,其余支出尚不算多。何以至于此?”

装作想了一下,周祥春继续开口问道:“未知今年朝廷年入多少税赋?”

帝党心腹嘛,崇祯自然不会提防,便开口说道:“朝廷正税收入二千余万两,另外征收辽饷三百余万两。不过如今内库已经全空,外库也只剩下贰万余两,仅够本月京官的俸禄。”

周祥春装作惊的样子,开口道:“只有二千余万两?微臣偶尔查阅天启朝档,天启朝赋税可不止这么少。天启五年,朝廷年入三千余万两,天启六年,朝廷年入三千二百余万两,天启七年,朝廷年入三千五百余万两。何以今年只得二千余万?”

这话崇祯没办法回答,自己登基之初,被东林党忽悠了一下,把许多的税赋都裁了。事到如今,崇祯也有了后悔之意,知道自己当了。只是这货要面子的很,却不肯承认此事。

这样的情形,崇祯便开口道:“此事说来话长,日后再和爱卿细议。当务之急,便是凑齐这三十万两。这山西商人之钱,可否借得?”

周祥春便开口道:“事急从权倒是无妨!只是主辱臣死,让圣拉下身份去向商人借贷,却叫臣等如何自处?”

这周爱卿还是很在乎自己面子,不想让自己这个皇帝丢脸,崇祯听了此话,心里暖暖的。便开口道:“朕也不想如此,奈何此事事关社稷!”

周祥春想起临来前王启年所说,便开口道:“圣勿忧,事情还没到这个地步。倘若圣实在是担心此事,微臣倒是有一策,无需出兵亦可保锦、右不失。”

崇祯听完大喜,如今朝廷穷的要死,能不用钱把事情解决那最好了。而且这周爱卿的计策一向靠谱的很,于是开口问道:“是何妙策,周爱卿快快说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谋定天下之扶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