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斩钉截铁地砸了下来。
“炮,四,二。”……“炮,四,二。。”命令被指挥舱的下级军官一遍一遍重复。
新建的快速炮舰上,都寄养了一只小泥形怪。其实就是从黑羽号上的母体,切了西瓜大小的一块下来。这么大小的泥形怪没什么危害,甚至还能作为宠物给寂寞无聊的海员豢养。所费的不过是一些厨房的泔脚垃圾。只要注意过一段时间进行修剪,以免它长得过大即可。另一个好处,是这么小的泥形怪会与黑羽号上的母体间长期保持一种简陋的精神链接。怎么简陋呢?就是母体看到某个物体,那个物体就会简化成一个抽象的形体,传递给小泥形怪。泥形怪之间其实就是用这种方式在小范围内维持一个可以资源共享的群体。只是母体和分裂体之间的维系更为紧密而已。
黑羽号的主宰帕萨(sha)控制着这群泥形怪,因此,他可以将他的意念强加给泥形怪母体,再由母体传达到各船舰上的小泥形怪。譬如‘炮’,小泥形怪收到母体的消息后会扭曲成一根长管子的形状,一头开口还一伸一缩的,像是小孩子吐舌头。至于数字就更简单了,小泥形怪会将身体一部分膨胀一部分收缩形成变一节一节的样子,而节的数量就能用来展现数字。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简陋的精神链接转换为完整的信息了。譬如刚才的‘炮,四,二’,意义就是火炮发射,射程四里,连续发射两轮。
好吧!不得不承认,这个晦涩拗口的东西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把自己转化成了只剩下心脏的吸血鬼,拥有无限时间和无限无聊的帕萨(sha)船长搞出来的。起初只是为了给自己以前的老伙计们找个打法时间的玩艺,后来不知怎么就被无意中看到的海军督军哲拉哈发展成了舰队内的信号系统。正式启用后才发现,除了覆盖距离短——只在至多十古里的范围内有效,传输信息慢且是单向的——帕萨一次只能向泥形怪母体传递一个抽象形状的消息,两个明显的弱点之外,这套系统的能力要比海上通用的旗语好得多。至少它不会受迷雾、暴雨等极端气候的影响,也不需要在战斗激烈的时候把懂旗语的宝贵船员派到桅杆上,被敌方当成靶子来打。
一道道无形的指令,跨过海面传递到克特里城的船厂新近建造的六艘战船上。
一字斜形的七艘船,舱侧炮门一齐打开。黑羽号单舷是10门,新式炮舰单舷是四门,加到一起就是三十四门火炮。三十四个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向正在转舵中的海盗船。黑羽号首先开火!原装的亡灵炮管更为精密,操作火炮的炮手都是杰罗和埃林手把手训练出来的,因而准确度极高。左舷十门炮依次发射,轰轰的闷爆声连绵不绝。亡灵制作的爆炸弹已经不多,所以黑羽号发射的是铁制的球形炮弹。即便如此,被四个实心的铁球轰在船体上,那艘海盗船也是立刻就承受不住了。经过克特里港口一战,这些海盗依旧吃打不长记性,大部分集中在甲板上。无论寸许的船舷船板也好,还是人的血肉之躯也好,都挡不住4、5磅重横飞的铁球。刹那间血肉横飞,惨叫和**顿时充斥了整艘船只。砸在甲板上的炮弹,撞在船舷上的炮弹,瞬时就透了过去,仿佛快刀切入牛油一般轻松。留在身后的是深隧的大洞,边缘还依稀冒着黑色的烟气。
这仅仅是开始。六艘炮舰依次开炮,质量不够但数量却远大于首开纪录的黑羽号。二十四门炮接续发射,就算只有五分之一的命中率,也有四发炮弹结结实实地砸在船体上。一发运气很好地撞在桅杆中部,海盗船的主桅在震动中摇晃了两下,终于吱吱呀呀地悲鸣着折断了。桅杆顶部的瞭望哨在掉落的过程中一直在‘啊!啊!啊!’地大叫,直到扑通一声掉到了海里。看那样子,是再也浮不起来了。
仅是一轮炮击,就把一艘三桅的大型帆船打的一幅凄惨样子,各船甲板下的炮舱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欢呼。哲拉哈下令再度向西调转十度,拉近舰队与海盗船之间的距离。军官们又喊又踹,把船员们赶回战位准备第二轮炮击。而对面的海盗,则陷入一片慌乱之中。
即便是世代居于法卡勒斯海的海盗,也在第一眼看到这些船的时候有种陌生的感觉。事实上,其龙骨结构取自传统的伊姬斯海贸帆船,具有结实坚固的优点;而甲板以下的船形,则是便于快速航行的桨划艇的样式放大了五倍之后的结果;帆装中,双倾斜主桅的构思来自亡灵建造的黑羽号,三角帆则是伊姬斯和西瑟利亚浅海渔船最常见的款式。
之所以选用如此复杂的船形,是为了匹配军械师杰罗(ero)所仿造的火炮。与亡灵族的武器类似,火炮的发射借助是火焰爆炸的力量,但黑色的发火药远没有死灵水晶那么容易控制。单是为了解决重量和后坐力这两个问题,就让伊姬斯总督府花费了十数万金币的开销。青铜的炮管重达1000磅,单舷八门炮就是八千磅的分量。加上炮座、缓冲装置、弹药、发火药,重量直接上了两万磅。为此不得不增加船只的吃水。主要武器变更为远程火炮,则必然要缩减接舷近战的装备。图拉克一开始走的就是精兵路线,以少打多就是要让别人碰不着,自己却能朝着对方发射威力巨大的武器。吃水比别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