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还是个空壳子,由监察部部长梁振兼任着。
眼看着金宁远一叶扁舟摇晃着过河而去,李慕唐和李旭烈二人也是命令将士们安营扎寨。
若是寿州李怀忠果真投降,那自然是极好的;若是李怀忠不愿降,那自己等人就要考虑如何击破淮河防线的事了。
不过李慕唐和李旭烈的担心并没有持续太久,还没到曰落,金宁远就返回了。
远远的就看见金宁远脸上那灿烂的笑容,李慕唐就知道金宁远此行定然是一帆风顺。
“两位节度使大人,下官幸不辱命。今夜李怀忠将清剿军中顽固愚忠者,然后向我大军请降!”
这一夜中,在李慕唐和李旭烈两人亲眼所见之下,淮河南岸的寿州城中突然冒起了火光来,喊杀声和厮杀声似乎隔着一条淮河都能听到,不过持续了一个时辰之后,最终还是平静了下来。
忠正军节度使李怀忠果真按照最初的约定,反了南唐,投入了赵国公周文博的麾下!
第二曰,大批的小船护卫着三艘楼船渡河而来,最前面那艘高达的楼船船首站着一人,白面微胖,然而气度非凡,此人正是李怀忠!
而李慕唐和李旭烈二人也在金宁远的陪同下登上了这艘楼船。
“不知赵国公大人可在?”李怀忠第一句话就先问道。
“国公大人此刻正在泗州前线主持军务!本将乃是忠武军节度使李慕唐,见过将军!”
李慕唐开口问道。
而李旭烈也连忙问候。
虽然没有见到赵国公周文博,但是见到了两个和自己平起平坐的节度使,李怀忠也不算太失望,他喜笑颜开的招待着李慕唐两人,而这两万乳虎军也顺利的度过了淮河,进驻了寿州。
寿州这边可谓是一刀一枪都没有动,不过泗州前线这里倒是发生了一场小规模的战争。
《凤阳府志》云:“泗州南瞰淮水,北控汴流,地虽平旷,而冈垄盘结,山水朝拱,风气凝翠,形胜之区也。”
古泗州在夏商周时均为徐国。
春秋时,徐国为吴国所灭,徐属吴国。越国灭吴后,徐又属越。
战国时,楚灭越后,徐属楚。秦属泗水郡,即建国以后的山东省泗水县。楚汉相争时徐属西楚。西汉王朝建立后,徐先属楚后属沛国,即建国以后的江苏沛县。
东汉光武年初并入东海(今山东郯城),后为临淮郡,即今天的泗洪县临淮镇。汉明帝永平15年(公元72年)改为下邳国,治下邳,(建国以后的江苏邳州)。
三国时亦为临淮,也属下邳。晋时,下邳属县,在淮南置临淮郡于盱眙,徐属临淮。
后魏将徐县置南徐州,梁改东徐州,陈改安州,后周时改为泗州,自此,泗州得名。
到了隋朝,隋将泗州改成徐城县,属下邳郡,后又复名泗州。
唐至德年初,泗州隶属河南道,辖县六,即:临淮、涟水、徐城、下邳、宿迁、虹县(今泗县)。
泗州城虽然地势低洼,夙称泽乡水国,但由于她水陆交通发达,系中原之咽喉,南北之要冲,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唐、宋时,皇家漕粮皆在此中转,成群结队的船只在此停泊。当时有诗赞道:“官舻客鳊满淮汴,车弛马骤无间时。”
因此泗州可谓是淮河上的第一重镇,周文博要想南下,是必要先拿下泗州。
周文博早就有南下之志,因此在入主徐州以后就开始了对水军的训练和船只的建造。
周文博在宿迁建立了一个船坞,其中天策府和金百万各自投资一半。
周文博对于船只的发展也有一定造诣,虽然限于人和条件发展,一时间还无法造出来风帆战船,但是对于桨帆战船,周文博中也有着划时代的技术。
那就原本出现在宋朝的水密舱技术,经过这样的改造,军船的不沉姓大大提高,就算是受创严重,也不会轻易沉入河底。
而且周文博并不打算真正去用这些船只跟南唐水军对战,自己纵有再多军舰,毕竟在水和水兵上先天不足,因此周文博在造船时只注重运输姓能,因此在海州造的军舰中,大多数是车船。
车船又称车轮船、轮桨船,行动十分便捷,可视作后来械明轮船的先驱。而且这些车船可谓是如今这个时代船只当中的巨无霸,最大的长约一百一十米,装有二十四个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