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这个来,也不知道桓温那边如今作何决断,如若其与李信一道攻我青州,恐怕国破家亡就在眼前啊!”皇甫真忧心道。
而当他们正在谈论着桓温那边的情况之时,此时身在下邳县城内的桓温,也正在接见慕容恪派来的使者给事黄门侍郎梁琛。
梁琛其实已经是到了有好几天了,但在之前的几天时间里,他虽然屡次求见,却一直都没有得到桓温的接见。
主要原因,便是因为桓温知道他想干什么,却又不想那么快与燕国议和。他想要等到自己再取得一定进展,将东海郡给拿下之后再来议和。
最重要的是,他想再看看北面的战局进展,能够将燕国给逼到绝路之后,再来议和的话,对自己的好处应该会更大。这是他与一众谋臣们商议过后,得出来对于自己最有利的一个结论。
本来,按照他们这些人的商议情况,燕军应该能够将唐军给挡在邺城以北才是。毕竟,桓温对于慕容恪可是十分忌惮的。他觉得,如果慕容恪在那边坐镇的话,即便是李信亲自领军南下,应该也占不到太大的好处。
了不起,可能就是唐军拿下清河以西,渤海郡、魏郡以北的地方,而清河以东、魏郡以南、淇水关以北等地,应该还是会掌握在燕国手中才是。
哪怕是燕国要迁都的消息传出,桓温都觉得唐军要想逼近到黄河北岸的话,应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谁能够想到,这才几天时间,战事就急转直下了呢!
以致于,他现在不得不接见梁琛,好好商议一下这议和之事。毕竟,如果再让李信南下的话,恐怕很快就会和自己见面了。
“正所谓唇亡齿寒,如今大唐强悍,李信并吞天下之心人尽皆知!若是我大燕被其所灭,则其尽有大河南北之地,到时候以其有关中、中原之富,青、兗鱼盐之利,必然实力强大无比。若然如此,到时候其必定觊觎江左,窥伺建康,若其大举南下攻晋,又有何人能挡呢?故此,太宰大人命下官前来,只为议和之事!”梁琛见到桓温之后也不废话,事实上时间也不允许,直截了当的说道。
“之前燕晋之间本无战事,若不是慕容玄恭猝然发难,南下夺我郡县,又何至于有今日呢?如今东海郡等地尚且被你们夺占,此时却要与本公议和,你让本公如何向那些战死的将士,死于你们手中的无辜百姓交代呢?要议和可以,你们必须退回到开战之前的地方,本公可以不计前嫌,结束战事!”桓温看了他一会,这才缓缓说道。
如果是退回到开战前的地方的话,那就意味着傅颜、悦明等人必须从现在的东海郡向北先退回到任城、鲁郡、东莞这一条线上去。这样一来的话,便相当于他们一下子要退却近两百里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一条线距离北面的广固城其实已经并不算是特别远了。也就意味着,桓温的兵锋将直指广固城,成为一把悬在燕国头顶上的刀!
这样的一个条件,燕国自然不会同意了。毕竟,之前慕容恪不顾众人反对,一心南下对江左开战,不就是为了让广固城远离前线,为作为新都开辟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么。
在一开始之时,慕容恪便已经是想到了桓温会提这一点要求,所以特别对梁琛交代过了。
“大司马之言虽然在理,但此事我大燕万难答应!毕竟,青州地狭民弱,若是再北撤的话,燕国何以生存呢?大司马这不是帮我大燕,而是欲灭我大燕也!当此危难之时,大司马提此条件,便有趁火打劫之疑!”梁琛摇了摇头,沉声说道。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