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仙侠修真 > 哈佛心理学大全 > 第9章 不作攀比,保持心理平衡 (2)(3/3)

第9章 不作攀比,保持心理平衡 (2)(3/3)

上一页哈佛心理学大全章节列表下一章
哈佛心理学大全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你会开车吗?我们这份工作时常外出,没有车寸步难行。”

澳大利亚公民普遍拥有私家车,无车者寥寥无几,可这位留学生初来乍到,又没有什么收入,当然还属于无车族。然而,为了得到这个极具诱惑力的工作,他不假思索就回答:“有!我会开车!”

“那么4天后,请开着你的车来上班。”主管说。

4天之内,想要买车、学车谈何容易!但为了生存,他豁出去了。他在朋友那里借了500澳元,从旧车市场买来一辆外表丑陋的“甲壳虫”。第一天,他跟朋友学了简单的驾驶技术;第二天,在朋友屋后的那块大草坪上模拟练习;第三天,歪歪斜斜地开着车上了公路;第四天,他居然自己驾车去公司报了到。

时至今日,他早已是“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了。

这位留学生的专业水平如何,我们无从知晓,但他的胆识确实令人佩服。如果他当初畏首畏尾,遇到困难就放弃,绝不会有现今的成就。关键时刻,他毅然斩断了自己的退路,把自己置身于命运的悬崖绝壁之上。正是面临这种后无退路的境地,人才会集中精力、拼命向前,去赢得属于自己的位置。

从某种意义上说,巨大的压力会给人一个向生命高地冲锋的机会。

在充满紧迫感的职场上,当我们把工作当作谋生手段、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更要重视精神上的生活——崇尚身心健康,学会化解过重的工作压力,化压力为动力,快乐生活,快乐工作。

面对逆境,请放下抱怨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任何人都可能有“过五关斩六将”的辉煌和春风得意的浪漫,也可能有败走麦城的挫折、失意、彷徨和不幸。人的一生往往与困难相伴,有挫折相随,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马平川,有障碍,有荆棘,更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阻力。如果我们把磨难当作黎明前的黑暗,看成获得成功的前奏,那么磨难对我们来说,是财富,是收获,是幸福,是宝贵的精神食粮。

逆境是把双刃剑,它对于目光短浅、思想懒惰、意志薄弱的人来说,残酷无情、吝啬至极。因为遭遇磨难,多少希望半途夭折,多少可能化为乌有,多少智慧颓废凋谢,多少生命失去光泽……然而,逆境对意志坚强的人来说,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这正如一位哲人所说:逆境是成功的良伴,逆境是人杰的摇篮,挫折是英才的乳汁,悲痛是奏凯的琴键。

逆境是块试金石。衡量一个人是否抱负远大、意志坚强、积极进取,不仅看他在一帆风顺时的表现,更看他身处逆境时的态度。只有愈挫愈奋的人,才是一个成熟的人、一个成功的人。西方有“逆境商数”之说,是指人们身处逆境时的反应方式,也就是面对挫折,如何摆脱、超越困境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具体表现。凡是经受住困苦磨难考验的人,他的“逆境商数”就比较高,事业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我们熟悉的《孟子》中的一段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经过艰苦磨砺,在逆境中反复摔打和磨练过的人,就有能力做大事、当大任;一个“逆境商数”比较高的人,就会有“梅花欢喜漫天雪”的可贵品质,也就能够取得过关斩将的辉煌业绩。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哈佛心理学大全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