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玄幻小说 > 百家神通:从鸡兔同笼开始 > 第163章 汉字注音(2/3)

第163章 汉字注音(2/3)

百家神通:从鸡兔同笼开始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此话,路明远点了点头。

对方猜的确实差不多。

事实上,如果不是这些学生的年龄还小,他只用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将那本代数给全部上完。

这边,得到丈夫的确认后,景致继续诉说道:

“但是你想啊,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年龄,他们才能认得几个字,会写多少字?

咱们先不说那些更难的阅读文章、分析文章,单单就是最基础的认字写字,就那三千来个常用字,我们都得花费六七年的时间吧!

而这个时候呢,可能你的几何都已经教完了。都可以独立进行探索研究了。

但是我们文学方面呢,可能连一篇通顺的文章都写不出来。”

对此,路明远也没有反驳。

他也是当过文学老师的,知道这里面的情况。

事实上,官府给他们分配的任务便是在最初六年里,能准确的认识大部分的常用字,九成以上就可以了。

至于其他的,根本不做要求。

路明远当时呢,也最多再给学生们讲讲故事,讲讲道德,讲讲为人处世,唱唱歌,跳跳舞,做做活动之类的,就再也没有其他了。

说起来,这进度也确实比数学慢很多。

按他的估计,经过六年的学习,学生们在数学方面的知识水平差不多已经达到了上一世初中毕业的水平;

至于文学,认字水平大概在五六年纪左右。

看起来也不差,但是这都是死记硬背的。真实的认生字水平,估计会差很远。

这其中的原因,路明远自然一清二楚。

果然,只见景致说道:“夫君,你说我们能不能把识字的过程也简化一下,简化成和数学一样,只要知道一些基础知识,就可以自己推理了,不用老师手把手一个一个的教了?”

路明远怎么说也是十年的老教师了,自然听懂了景致话中的意思,“你的意识是说,改进识字方法?”

闻言,景致重重的点了点头,

“嗯!

虽然咱们现在的切音已经发展的很好了,但是识字效率还是太慢了。而且也很容易读错。所以我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办法来改进一下?”

“这个啊!让我想想!”

此时,两人已经回到了家中,路明远抿了口茶水,这才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更简单的识字方法,他当然知道,毕竟他上辈子开始学习识字就是从拼音开始的。

学会了拼音之后,如果再有一本标注拼音的字典,那么哪怕不用人教,他也可以慢慢的学会认字,识字。

要不然的话,他也只能根据古法,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学习了。

这样速度自然慢的多。

但是现在让他提出拼音,而且还是成熟的拼音,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他路明远又不是神仙,既能能发明农用工具,又能学好教好数学,还能凭空创造拼音?

路明远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不过现在的识字效率确实低了一点。也到了该改进的时候了。

想到此处,路明远咋摸了下嘴,这才道:

“我对这个没什么特别的研究。不过我可以给你分析一下。

最早呢,我们的祖先教人识字的时候都是一个一个去教的,也就是传说中的‘口口相传’。

但是口口相传的缺点很明显,不仅识字效率低,而且很容易错读、误读。

一旦错读、误读,如果再交给后代,那就很容易导致交流不畅。甚至十里字进行了各种归类。

有根据字形的,有根据字音的,有根据声调的。

现在呢,咱们的字典就是先根据字形,也就是偏旁部首来划分,之后就是四个声调,等到了具体的字,再给其注音。

说到注音呢,首先就是譬况法。

它是用描述性语言来说明文字的读音情况。

比如《公羊传》中有一句话:‘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这句话中的两个‘伐’字意义不同,怎么区分呢?”

说到这里,路明远停了一下,将目光看向了景致。

景致闻言,思索了片刻道:“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也就是说通过靠读音的长短就可以区分这两个字的不同意思。”

“对!”

路明远赞叹的点了点头。

“但这还不是真正的注音法。只能大概的说明某个字的发音情况。

而且呢,之后为了简化读音,简化识字的难度,这个长短音呢,也已经被淘汰掉了。现在已经不用了。

譬况法之后呢,就出现了真正的注音,读若法、直音法,还有我们现在正在大规模应用的反切法,也叫做切音。”

关于之后的读若法、直音法、反切法,景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读若法:就是用一个读音相近的字来注音。

比如《说文》有言:“哙,咽也。从口,会声。或读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