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想给魏襄王一个下马威,让魏襄王不得不投降秦国。
谁知道魏襄王却被激怒,坚决不肯服从秦国,反而推举楚国为纵约长,继续进行合纵事业。是啊,兔子急了还要人呢,你们秦国反复无常,这么欺负人,跟着你混能有好?别说,魏襄王从摇摆不定要坚决跟随,摇摇晃晃的合纵居然又坚持了下来。
这样一来,苏秦在齐国的位置更加稳固。
此时齐国相国田婴去世,他的儿子田文嗣为薛公,号为孟尝君。
作为齐国最有权势的人,田婴妻妾众多,有四十多个儿子。而田文,不过是田婴一个贱妾的儿子,身份根本不占据优势。据说田文出生在五月初五,他一出世就受到父亲田婴的嫌弃,田婴告诉田文的母亲不许抚养田文。
世上有那个母亲能够遗弃自己的儿子呢?
田文的母亲没有遵守相国的命令,而是偷偷将田文藏了起来。等到田文五岁那一年,田文的母亲觉得应该让他见一见自己的父亲了。没想到田婴一看到田文就勃然大怒,不是告诉你不许抚养他吗?
小小的田文跪下问父亲,父亲为什么嫌弃我?
田婴说,世人都说五月五日出生的人不吉利,等到长大了和门一样高的时候会给父母带来灾祸。
田文说,人的命运难道是门决定的吗?既然说长到和门一样高不吉利,那为什么不把门做的高一点呢?
这话一说,田婴暗自称奇,这孩子还真是聪明!
于是田婴接受了这个儿子,田文的才华日渐显露,等到十多岁的时候,他就能够替父亲接待宾客,而且非常有礼貌。后来凡是到了齐国的宾客都会主动去找田文,于是田婴立田文为嗣,继承薛公之位。
孟尝君嗣位之后,广招天下能人异士。而且他的标准非常宽泛,凡是来投奔他的人都会被收留,甚至许多犯罪的人也都投奔了孟尝君。
孟尝君对待客人和亲人一样,每天都和宾客一起吃饭。不过有一次夜里吃饭,有人遮挡了火光,所以有客人认为,孟尝君吃的饭肯定和客人是两个档次。
这本来也很正常,但是这位较真的客人居然丢下筷子就走了。
孟尝君急忙拿着饭让客人看,果然和客人吃的饭是一样的。先前怀疑的人非常羞愧,觉得自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居然就此自尽。孟尝君为此痛哭不已。
但是从此孟尝君的待客之道却名扬天下,更多人来投奔孟尝君,他的门客甚至达到了数千人之多。
这样一位贤臣,率领着数千人的能人异士,令所有的诸侯侧目。当时没有诸侯敢对齐国有非分之想,都向齐国表示友好。
张仪在魏国作了三年相国,魏国却坚定的跟随着合纵队伍。等到魏襄王去世,魏哀王即位之后,楚怀王在派人吊丧之际,又提出了联合讨伐秦国的倡议,这一次楚怀王的提议得到了韩宣惠王、赵武灵王、燕王哙和魏哀王的一致同意。
等到楚国使者到了齐国,齐湣王问计于群臣,大家都说秦国和齐国有婚姻之好,秦女那是您的王后啊,不可讨伐秦国。不过苏秦力主合纵,当然坚持必须参加,不然对齐国大大不利。
孟尝君提出了不同见解,他觉得两方说的都不对。如果我们齐国讨伐秦国,那肯定是得罪了您的亲人。但是如果我们不讨伐秦国,那就是得罪了五国。这是明摆着的,为今之计,只有发兵缓行,看看形势再说。
齐湣王觉得这话说的很对,于是派孟尝君率领两万军士出征。
孟尝君点检人马,不过刚出城他就病了。
据说孟尝君病的不轻,所以这齐军的行程就耽误了下来。
其他五**队早在函谷关集合,虽然楚怀王是纵约长,各国还是率领各国的军队,并没有统一的大将。
等到秦国守将樗里疾迎战的时候,五**队居然互相推诿,没人迎战。
人多力量大,但是如果心不齐,那就适得其反。
双方相持数日,还是没有对阵。
樗里疾发奇兵偷袭了楚军粮道,吃不上饭的楚军进入了骚动。樗里疾趁机出兵,打的楚军溃不成军。
楚军溃败,其他四国一看情况根本没去救援,撒丫子就跑啊!
等到五**队被击退的时候,孟尝君还没到秦国战场。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