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争着去救屈原,可是已经晚了,屈原已经永沉江底。
这一天正好是五月初五,于是楚国开始流行包粽子沉到江底,为了避免鱼虾吃屈原的遗体。还有著名的划龙舟比赛,也是为了重现当时大家争着去救屈原的景象。
屈原种过的田被称为玉米田,而他的故乡被称为秭归乡。人们为屈原立祠,纪念屈原。
能够分辨忠奸的,除了历史淘洗,就是老百姓了。
楚国没有了屈原,还得顺着领导选择的轨迹走下去。
赵国的主父从代地回来,论功行赏,赏赐百姓酒肉,全国大庆五天。
在邯郸,主父坐在赵惠王身后观看百官演礼。
赵惠王,自己选定的接班人,虽然年幼,但是行礼有板有眼,很好。
主父在感到安慰的同时,忽然看到了一个人,一个让自己心软、心酸的人。
大儿子章身材魁梧,却和众臣一起拜见自己的弟弟赵惠王。
主父私下里对赵胜说,你看到安阳君了吗?寡人实在心有不忍,不如将赵国分为两个,兄弟二人一人一半,你看如何?
赵胜一听这话大吃一惊,您之前让弟弟即位已经做错了,还要重新推倒?那岂不是错上加错?您可千万不能这样!
的确,您这是就俩儿子,要是有个十个八个的儿子,赵国还得多分几个小国?
可是主父是有能力的人,一般有能力的人,那都是相当自信,他觉得只要自己亲自操办这件事情,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主父回到宫里思虑这件事情,他沉默了许多。夫人吴娃对此有所察觉,询问他有什么事情?主父对吴娃坦诚相告,准备给他们兄弟分家!
吴娃是赵惠王的亲妈,当然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好好的被分出去一般国家。她对主父说,听人说晋穆侯有两个儿子,他去世之后长子即位,这哥哥就把弟弟分封到了曲沃。后来弟弟强大了之后,吞并了哥哥的国家。这弟弟都能吞并哥哥,何况是强大的哥哥呢?如果您非要分家,恐怕我们娘俩就是将来人家案板上的肉了!
主父听了吴娃的话心里也担心,将来要是真造成这样的结果,那还不如不分。他打消了自己的念头。
主父的念头打消了,可是却传了出去。
深宫大院,最不能保密的就是领导继承人的消息。
公子章知道了父亲一闪即过的好意,他不想放过,于是和田不礼商议此事。
田不礼看的很清楚,这件事情就是吴娃挑黄的。要想分足鼎立,那必须想办法让主父明白是非。
说白了,必须和吴娃较量一番。
公子章将这件事情全权委托田不礼处理,说好了一旦有好结果,荣华与共。
赵惠王这边也很快知道了消息,太傅李兑和肥义商议此事,李兑认为,安阳君其人骄纵强力,他根本不会甘心让出王位,有了主父的同情,他一定会趁机兴风作浪。而那个田不礼,根本就是知进不知退的主儿。看来赵国的这一场风波是不可避免了。李兑认为肥义任重道远,而且身处风波中心,为了以图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借故称病,让公子成继承肥义的岗位。
可是肥义却认为,自己临危避祸,那是对领导的不忠心,到时候一定会被人耻笑。
还惦记别人的耻笑,看来真的不适合在政治中心混啊!
李兑叹息道,你要做忠臣,那就不能做智士了。
李兑走了,肥义寝食难安。
事情的发展,真的会像李兑预言的那样吗?
肥义留了下来,但是他也不准备束手就擒。他命令赵惠王的近侍高信,有人见大王,一定要提前告诉我。
一天,主父和赵惠王还有安阳君在沙邱游览。说起来这沙邱也是赵国著名文化景点,沙邱上的台子还是商纣王修筑的。主父和赵惠王居住在沙邱的两座离宫,安阳君就住在两座离宫中间的馆驿。
田不礼觉得,机会来了。
田不礼对安阳君说,如果这时候家传旨意,就说主父要见赵惠王,在路上埋伏一支人马,暗中杀掉赵惠王,谁能阻止?
安阳君觉得这计策真是高效,于是派人假作主父随从,前去召见赵惠王。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