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玄幻小说 > 幻想三国志之龙皇霸业 > 烟火读史――东汉致命一刀:外戚PK宦官(2/3)

烟火读史――东汉致命一刀:外戚PK宦官(2/3)

幻想三国志之龙皇霸业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军校尉,同时又任命他为元帅,连何进这个大将军都在他的管辖之内。

蹇硕虽然在宫中掌握兵权,但还是畏惧何进,于是就上奏灵帝要求何进西征韩遂,其实就是想把何进调离灵帝身边,好进一步加大自己的权势。在和蹇硕连成一气的宦官们不断吹风下,灵帝竟真的答应了蹇硕的奏章。不过何进也不是个省油的灯,立刻推脱说军队目前没有齐整,委托袁绍到徐、兖两州征兵,就是想要拖延时间,而灵帝竟也答应了。一个回合下来,双方都没讨得好去,不过梁子倒是越结越深了。

当初,何皇后生皇子刘辩,王贵人生皇子刘协。群臣请求册立太子,可灵帝认为刘辩“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但何皇后受宠,何进又握有大权,所以一时间无法定得下来。

到了中平六年(189年),灵帝病重,把刘协托付给了蹇硕(明眼人都知道为了什么)。这一年的四月十一日,灵帝在南宫嘉德殿驾崩,当时蹇硕在后宫,看到灵帝去世,就想趁此机会诛杀何进,拥立刘协登基,于是便叫人去请何进入宫商讨机要。偏偏朝中司马潘隐和何进是至交好友(不知道是不是历史上的无间道),在宫外迎接之时用眼神示意何进危险,何进大吃一惊,拨马便回,才算是捡了一条性命。

四月十三日,太子刘辩登基,母亲何皇后尊为皇太后,改年号为光熹元年。接着封刘协为“渤海王”,擢升后将军袁隗也就是袁绍的叔父为太傅,与何进共管宫廷机要。

何进在鬼门关外走了一圈之后立刻秘密准备报复。袁绍趁机规劝何进把蹇硕等这些宦官一网打尽。袁绍家里的背景还是很强的,从曾曾祖父袁安到曾祖父袁敞再到祖父袁汤再到叔父袁隗,无一不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因此才有家门“四世三公”之说。何进采纳了袁绍的建议,并提拔了包括荀攸等一批人,逐渐控制了朝廷的各个部门。

四月二十五日,何进命黄门令逮捕蹇硕并立即处死,把蹇硕控制的部队全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五月六日,何进将自己的政敌骠骑将军董重逮捕并免职,董重自杀。

六月七日,董太皇太后因忧虑恐惧而突然毙命,同时宫内也有传言说董太皇太后是被何进逼得去自杀的,且不管传言是真是假,倒也获得了大多数人的信任,自此何进也就失去了人心。

八月二十五日,何进前往长乐宫,晋见妹妹何太后,要求诛杀全体宦官中常侍。张让等派人在宫外偷听,得知自己危在旦夕,决定反击自救。他们于是率领党羽数十人,手执兵器,从侧门进入,在殿内埋伏。等到何进出来,张让告诉何进皇太后再次召见。何进没有提防再度入宫,被尚方监渠穆击斩在嘉德殿上。一代权臣就因为自己的冲动和愚昧,落得了如此下场。

得知何进的死讯,袁绍和他的弟弟袁术和何进的部属吴匡、张璋等直接进攻宫门。攻入北宫后,立刻关闭宫门,不论老幼,只要是宦官,一律格杀勿论,前前后后共有两千余人被杀,无一幸免。接着,袁绍更命将士爬上北宫的正南门端门,攻入寝殿。

八月二十七日,张让等困窘无策,于是裹挟皇帝刘辩和已被改封陈留王的刘协,一行数十人,往北方逃命,最终在黄河边被追上投河自尽。到此,一场动乱才算是告一段落。

在这惊心动魄的四个月里,袁绍曾经三次劝说何进要对宦官速战速决,斩草除根(这个时候的袁绍的确是个人才,只是后来权力大了,**膨胀,导致昏着迭出),可不是被何太后驳回(可参见窦武的事迹,同样是丧失机会的主要原因),就是何进自己犹豫不决而风声外露,从何进死后袁绍等人的表现看,当时若想除去宦官可以说是易如反掌,可大好机会就被这样白白浪费。

若是总结何进失败的原因,同样也是四句话:错失良机,粗心大意(这两句和窦武相同),手握兵权却孤身犯险(这一点窦武比他不幸,他比窦武更不值得原谅),最后一句是:何进是个粗人。

窦武不管怎样,名声很好,有想法有抱负有计划有思路,能用人会用人,可惜始终没有掌握一支忠于自己的部曲,导致被镇压败亡;何进有权有势有兵,却不知如何去用何时去用,有袁绍等名士却无法听从他们的建议,手里拿了一副好牌却被人偷了鸡,败了也是活该。

不过,外戚与宦官的争斗本身还不足以让东汉这个庞大的帝国灭亡,只是这几十年的斗争带来了另一个致命的后果,那就是:皇权旁落!

再看一下窦武的失败,他并不是败在自己实力太弱,而是败在没有掌握皇帝这张王牌。那时的情况是,皇帝在谁手里,谁就是正义的一方;谁敢和这一方作对,谁就是邪恶的,是叛逆。这也就是为什么从清晨到早饭这短短一两个时辰的时间,窦武几千兵士几乎走光的原因。那时虽然是太后临政,但皇帝的意义和价值依然有目共睹。

可到了何进时期,尤其是刘辩登基之后,皇帝就再也无法施加任何影响力。若非如此,袁绍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进攻皇宫。若是换作以前,他早已被当成苍蝇一样拍死,哪还有诛杀数千宦官的威风?再到后来董卓专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