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玄幻小说 > 幻想三国志之龙皇霸业 > (转载)汉魏交替间涉及三国的公案(一)(2/2)

(转载)汉魏交替间涉及三国的公案(一)(2/2)

幻想三国志之龙皇霸业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性的挑战(《贾逵传》云:“时鄢陵侯彰行越骑将军,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另一方面,他又要稳定天下人心,还要准备篡汉,对此只好采取大事化小的态度。

《贾逵传》注所引用的《魏略》很能说明问题,“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贾)逵以为方大丧在殡,嗣王未立,宜因而抚之。乃为作长檄,告所在给其廪食。”

《徐宣传》则云:“或言易诸城守,用谯沛人。宣厉声曰:‘今者远近一统,人怀效节,何必谯沛而沮宿卫者心?’文帝闻曰:‘所谓社稷之臣也。’”曹丕说徐宣是“社稷之臣”,不是说这话的本意对,而是说徐宣明白必须安抚人心的现实。

话虽如此,但这样的情况下,曹魏政权不能不重用谯沛人,前述曹仁同志一下子增加了两千户食邑,接掌南线全军指挥权(《曹仁传》:“拜仁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进封陈侯,增邑二千,并前三千五百户。”),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但一时的权宜之计,不等于曹丕对该行为的认同――请同学们记住,古往今来,任何对最高权力的挑战,都是会得到最激烈的反馈的。

二、臧霸的地位和态度

臧霸,泰山华县人,十八岁起就亡命做强盗,后投靠陶谦,击败徐州黄巾军,并收编其余部。

此人孝顺忠勇,很讲义气。曾帮助吕布和曹操作战,吕布败亡后,他又归降了曹操。在曹、袁官渡决战前,曹操统治区人心惶惶,到处发生叛乱,臧霸多次袭击袁绍控制的青州,为曹操消除了侧翼袁军的威胁。曹操一度将青、徐两州至海间的广大区域,在名义上交由臧霸管辖。

臧霸以及情况相同的孙观、孙康、吴敦等人,尽管支持曹操,也没有政治野心,但割据色彩很重,在群雄混战的时代,曹操对此无暇顾及,只能要求形式上的统一,尽力拉拢他们为己所用,但当群雄被翦灭殆尽后,曹丕已经不能满足于形式上的统一,而开始追求事实上的统一了,这时候,曹丕和臧霸的矛盾,也就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就不可避免地尖锐起来。

这就相当于近代史上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关系。

谈到臧霸的部队,还必须指出的是,青徐水军,是曹魏水军的主力,是曹魏对抗东吴必须仰仗的重要力量。

从曹操时代以来,曹魏对事实上割据青徐的臧霸势力,一直是优容的,一方面,固然是要借用臧霸的威望和实力,另一方面,臧霸自身对曹魏是忠诚的,为人也低调。因此曹魏对臧霸的态度是厚宠其爵位,渐夺其实权,使用的完全是怀柔手段。

如果不是曹操死后发生的青徐兵“鸣鼓擅去”事件,对臧霸这样老实人,曹丕还真有点不好意思下手。

但这一事件,将原本缓和的矛盾突然激化了。

臧霸自建安十一年为徐州刺史后,史料未见有升迁之记载,而220年,曹丕即魏王位后,臧霸立刻“迁镇东将军,进爵武安乡后,都督青州诸军事”――同学们请注意了,突如其来的升迁,往往不是好兆头。

关于这个“都督青州诸军事”,问题很严重。臧霸本是徐州刺史,都督青州就应该移节――把你从你的根据地调出去,是政治斗争中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杀头甚至是灭族的信号――但直到本年十月的《魏公卿上尊号奏》里,臧霸的头衔仍然是“使持节行都督督军徐州刺史镇东将军武安乡侯”,这个“都督青州诸军事”到底是史书写错了,还是被臧霸赖掉了,谁也说不清楚。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