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很轻松地扎进土里,利用杠杆的原理,十分轻松地能够将大块土壤挖掘下来。他们挖掘地道的速度很快。>
与此同时,日军也在挖掘地道。不过他们没有专用的工具,也缺乏挖掘的经验,地道进展的速度要比王三强等人慢得多。>
王三强等人总结了很多挖掘地道的方法。为了能够精确地计算出地道挖掘的长度,他们首先从地面使用炮兵的专业测距工具,测量出地道的入口与敌军防御阵地的距离,在地道里面用一根长绳来测量地道的进度,用指北针确定方向,并且携带了大量的筷子,采用三点一线的方法,在地面上插上筷子,观察三根筷子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来确定地道是否笔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天下午,王三强丈量了绳子的长度,知道地道已经接近了日军的防御阵地。他通知挖掘地道的战士们一定要小心,避免发出声响,被地面上的日军察觉。>
战士们依旧使用三齿钉耙,位置高的时候,就用时手臂的力量按压,使钉耙的尖头插入土壤。位置低的时候就用脚踩,几乎不会发出任何声响。>
虽然挖掘的速度比以前慢了一点,但是地道仍然在持续不断地向前延伸着。>
为节省体力,提高效率,战士们在挖掘地道的时候,每隔十分钟就要换一次人。八路军的一个班长正在小心翼翼地挖掘地道,突然他似乎听到了什么声音。>
他停止了挖掘,竖起耳朵,仔细地倾听周围的动静。很快,他不仅听到了有声音,还感觉到了震动,似乎对面也有人在挖掘地道。>
他赶忙将这个情况向带队的连长做了汇报。连长一面派人去向林虎生和王三强汇报,一面举起驳壳枪对准了前方。>
“嗵嗵。”声音越来越清晰了,能够感觉得到是有人在用镐头之类的东西在刨土,墙壁上传来的震动也越来越明显了,甚至有碎土被震得从地道的顶部掉了下来。>
不久以后,在连长的前面,突然被挖开了一个洞口。>
连长很清楚对面一定是鬼子,他毫不犹豫地将驳壳枪伸进了那个洞口,朝着对面一阵扫射。>
他打光了枪里的20发子弹之后,就将早已准备好的手榴弹扔了进去。>
对面真的就是日军,说来也是太巧了,他们挖掘的地道竟然正好跟八路军挖掘的地道给挖通了。>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对面竟然有八路军。结果在连长的突然打击下,在前面的鬼子全都被干掉了。>
后面的鬼子看到了这种情景,从上面拿下来了一挺轻机枪,架设在地道里面,朝前面扫射。>
好在这时地道只有顶部挖开了一个小口,子弹大部分都打在了墙壁上,并没有伤到八路军的官兵。>
王三强和林虎生也完全没有想到,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们很清楚,地道被日军发现了,肯定是不能使用了。>
他俩果断地决定,将这条地道炸毁。>
战士们在地道里安放了炸药,然后迅速撤离,随后就引爆了炸药,将地道炸塌了。>
王三强和林虎生出了地道之后,马上就来向李云龙、张大彪汇报。>
李云龙也感到十分意外,骂道:“这帮该死的小鬼子也学精了,看来这地道是不能再挖了。他酿的,这回可是白费劲了。”>
张大彪担忧地说道:“小鬼子们正在往咱们这边挖地道,谁知道他们从哪里挖,又有几条地道呢?得想办法阻止他们。”>
王三强在来的路上就已经想好了对策,他说道:“司令员,参谋长,对付小鬼子的地道也不难,只要在咱们的防御阵地的前面再挖一道战壕,战壕挖得深一点,小鬼子的地道口肯定会露出来,咱们只要在里面派出少量的人员进行看管,保管小鬼子的地道也全都是摆设。”>
赵刚也提了一个建议,说可以在战壕下面的地面埋上几口大缸,对方有挖掘地道的举动,就容易听得到,能够提前掌握鬼子地道口的位置。>
李云龙和张大彪采纳了他们二人的建议,仍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林虎生的警卫团。>
李云龙想出了挖地道的点子,没想到却是这个结果。>
他十分郁闷,只好放弃了这个计划。>
郁闷的还有日军官兵们,他们也是打算利用地道来改变当前对峙的局面,对此他们报了极大的信心,并以极大的热情挖掘地道。>
没有想到,八路军也在挖地道。现在他们也认为再挖地道没有用了,想的也是如何避免八路军把地道挖过来。>
很快日军也想到了挖掘战壕,在土里埋大缸,防止八路军把地道挖过来的办法。>
双方就由原来想把地道挖到对面去,结果变成了赶紧挖掘战壕,避免对方把地道挖过来。>
王三强是挖掘地道的专家,在他的指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