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为中条山指挥部提供400万斤粮食。>
这批粮食的数目不小,可是对于中条山指挥部20多万人马来说,勉强可以支撑一个月,仍然弥补不了巨大的粮食缺口。>
在徐大龙的手中,还是有大批的粮食,那就是周明德的商贸公司。这个公司本来就以经营粮食为主,粮店遍布山西几乎所有县城以上的地方,商贸公司掌握的粮食,供应中条山指挥部,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可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粮食是战略物资,日军把控得极其严格。>
周明德虽然买通了各方面的关系,可以继续经营粮食生意,但是他所掌握的粮食的数量、进出的账目,日军都要进行审核,防止这些粮食落入抗日武装的手中。>
如果没有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是没办法卖给中条山指挥部的。>
徐大龙将这其中的情况如实地告诉了付将军,付将军体谅徐大龙的难处,可是他如今没有别的办法,也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徐大龙的身上,恳请徐大龙无论如何也要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保证在价格上不会让八路军吃亏。>
徐大龙答应了付将军的请求,说自己一定会尽力而为。>
付将军对于徐大龙十分信任,他知道凡是徐大龙答应的事情,是一定能够做到的。有了徐大龙的承诺,他的心就踏实了下来。>
在等候魏和尚等人将物资运送回来这段时间,徐大龙就留在中条山指挥部,付将军大部分时间都陪着徐大龙,两人每天都在交谈,谈论的内容十分广泛。>
跟徐大龙接触的时间越长,付将军越发现徐大龙的知识渊博,身上有很多新奇的东西,每一次谈话都让他有新的收获,获益匪浅。>
他感慨地说道:“大龙兄弟,你小小年纪,知识渊博,见识非凡,跟你相比,老哥哥我的年纪都活到苟身上去了。”>
徐大龙对付将军也十分尊重,付将军为人正直,有爱国心,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徐大龙跟他交谈也有着很大的收获。>
两人关系原本就十分要好,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越发有知己之感。>
这天,魏和尚和李振东等人护送着物资回来了。由于近期第九战区无法再为中条山指挥部提供物资,所以这一次提供的物资数量比较大。为了感谢徐大龙,付将军执意要送给徐大龙一部分物资。>
徐大龙知道中条山指挥部将有较长的时间无法再获得补给,可又不能驳了付将军的面子,最终只是接受了一部分烈性炸药,让魏和尚派人送到了马武山根据地的兵工厂。>
付将军告诉徐大龙中条山指挥部的情况,这半年时间他们将不会对日军作战,只能坚守原防区,希望八路军方面在对日军作战时要考虑到这个因素。>
徐大龙明白付将军的意思,这半年时间在山西境内,如果八路军对日军作战,就无法指望中条山指挥部来牵制日军的兵力了。>
徐大龙回到了马武山根据地之后,将这个情况向李云龙、赵刚等人进行了通报,也向太岳军区司令部做了汇报。>
他是个言而有信的人。为了帮助中条山指挥部解决粮食的问题,他给周明德发去了电报,询问他如何能够将粮食转运到根据地来,提示他不能引起日军的注意,一定要确保商贸公司的安全>
周明德回电报说,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只能依靠日伪方面来提供帮助,说他会设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听到周明德这么说,徐大龙就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给周明德回了电报,让他不要插手这件事情了,以避免暴露商贸公司的身份。运输粮食的渠道由他来负责解决。>
这天,阎贵武接到了赵刚发来的电报,要求他让王树怀到根据地来一趟,有重要的事情要商量。>
王树怀来到了军分区的司令部,徐大龙和赵刚一起会见了他,告诉他今年秋粮下来之后,马武山军分区要大量购买粮食,不仅要从黄协军第四师的辖区范围内进行购买,还要从山西其他地方购买。>
他们想让黄协军对于这些粮食的购买以及运输提供方便,到时候军分区会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好处费。>
以前这样的事情,王树怀帮助徐大龙他们做过也不止一次,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可是这一次他们要的数量太大了,不仅如此,还要从第四师防区以外的地方往这里运送粮食,这就令他们有些为难了。>
在黄协军第四师的防区内,他们有把握不被日军追究,可是从其他的黄协军部队的防区,将粮食运过来,他们没有把握。>
而且在其他的防区,一旦日军察觉了这件事情之后,能够轻易地顺藤摸瓜,找到黄协军第四师的头上。那样的话,麻烦就太大了。>
徐大龙问道:“你们跟黄协军其他的部队之间,难道没有生意往来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