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也没有什么其他高明的建议,他认为还是要将原平治安区变成无人区,同时也把靠近常程的安东地区的一部分百姓也迁移走,在常程一带制造一个真空地带,让松山游击队无法借力。>
关东军的高层也担心松山游击队去而复返,就同意日军第二师团和第二十二师团暂时在这两个治安区停留,然后配合迁移百姓的工作。>
关镇山带着第三支队的两个大队留守在松山的密营里,派出了大批侦察员下山去侦察敌情,随时准备应对日伪军进山搜剿。>
这天关镇山接到了侦察员的报告,日伪军正组织兵力进行搜山,其中有一支日军的山林讨伐队朝着密营的方向开了过来。>
这支日军山林讨伐队兵力不是很多,只有200人左右,关镇山完全有把握能够歼灭他们,可是一旦发生了战斗,日伪军就能够判断出松山游击队的密营就在这一带,并会调集重兵前来围剿。密营一旦暴露,游击队只能撤离。>
如今山外到处都是日伪军,游击队没有立足之地。如果失去了密营的支持,游击队在转移的过程中后勤补给就会出现问题,无法长期在山林里生存下去。>
为了避免暴露密营的位置,关镇山考虑再三,决定派一个中队绕到这支山林讨伐队的后面,发起攻击,然后边打边退,将日军引到其他的地区。>
第三支队第三大队第九中队接受了任务,立刻离开了密营,实施诱敌行动。>
第九中队的中队长王翔原是八路军冀中军区的一个排长,编入了松山游击纵队之后被提升为中队长,他是抗战初期参战的老兵,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他认为绕到日军山林讨伐队的后面发起攻击,容易引起敌军的怀疑,毕竟山林讨伐队刚刚走过的路径,并没有发现松山游击队,松山游击队却突然从他们的背后发起攻击,比较容易让人想到这是松山游击队的调虎离山计。>
他经过仔细地考虑,决定制造一个假现场,引日伪军上当。>
他率领着第九中队来到了,日伪军前进路线的侧翼,派一个班长带着三名战士接近日军的山林讨伐队,他则带领其他的队员们抓紧时间做一个假的秘营。>
日军山林讨伐队在搜山的过程中,担心遭遇袭击,他们也十分小心,走走停停,随时观察着周围的可疑情况。>
担任尖兵的一名伪军听到了左前方树林里传来了树枝断裂的声音,根据他的经验,判断出是有人在活动,他马上向山林讨伐队发出了警报。>
日伪军就拉开了架势,搜索了过去。担任诱敌任务的那个班长和三名战士看到突然出现了这么多日伪军,他们慌慌张张地跑向密林深处。>
山林讨伐队发现了游击队的踪迹,自然是紧追不舍。他们追过了一座山头,就遭遇了游击队的袭击。>
游击队的人数并不太多,只有几十人,山林讨伐队对他们发起了攻击。游击队边打边撤,山林讨伐队也跟着追了过去。>
不久以后他们就来到了游击队刚刚停留的地方,看到那里有很多砍伐的树木,有的已经搭在了一起,应该是正在搭建窝棚。还发现了一处炉灶,上面有一锅米饭正冒着腾腾的热气。>
山林讨伐队没有在这里停留,继续向前追击。他们一边追赶,一边用携带的无线电报话机通知其他的山林讨伐队进行拦截。>
王翔带着队员们一路狂奔,其实他们明知道可能会受到日伪军的拦截,也完全有机会摆脱日伪军的追击,可是为了把日伪军的注意力引开,保护松山游击队的秘营,他们边打边退,继续吸引日伪军的注意力。>
在翻越了两座山头之后,王翔等人遇见了一支前来拦截的日军山林讨伐队。他们只能换一个方向突围,不久以后,迎面又出现了日军一支山林讨伐队。>
最终王翔等人被包围在一处山林里,随着围拢过来的日伪军越来越多,王翔等人知道是不可能突出重围了,他们就利用树木的掩护,与日伪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战斗,王翔和他手下的80多名游击队员全部壮烈牺牲。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日伪军被带偏了搜索的方向,最终没有能够发现游击队的密营。>
关外地下党的情报工作也正在不断地加强,他们得知日军继续在常程周边推行制造无人区的计划,就把这个情况向徐大龙进行了通报。>
徐大龙知道,一旦日伪军完成了制造无人区的计划,对于松山游击队未来的发展将会造成更大的困难。他很想向日伪军发起攻击,来打乱他们的计划,可是孙德胜还没有带着骑兵大队和特战大队赶到,以松山游击队目前的实力难以出关作战。他只有给孙德胜发电报,催促他们尽快赶到。>
这天傍晚,孙德胜等人终于赶了过来。他们长途行军也十分疲劳,但是徐大龙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当天晚上就召开了作战会议,只给特战大队和骑兵大队一晚上的休整时间,第二天早晨就直奔常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