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交易对于三方都有利,但交易达成以后,其他两方都感觉很别扭。>
交易是osegen公司和湮灭科技公司之间进行的,和阿迈瑞肯方面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可交易后,阿迈瑞肯平白拿到了磁化碳材料。>
这是徳国方面郁闷的地方。>
阿迈瑞肯方面也感到很郁闷,他们同样体会到了材料受限的困扰,可一阶碳是种花家的科研机构发现的,他们还没有掌握相关的制造技术,也只能把希望放在格鲁姆湖计划上。>
伽莫夫-沙普利成为了备受期待的主角。>
在听到能得到磁化碳材料的消息后,伽莫夫-沙普利也没有能高兴起来,他看着手里的报告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在担任格鲁姆湖计划负责人后,沙普利遇到了第一个研发上的重大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材料受限。>
他手里的这份报告,是湮灭科技公司公开的一组技术数据,数据表明伴随着湮灭力场强度的增长,磁化纯铁材料的一阶铁含量,并没有实质上的大幅度提升。>
换句话说,一阶铁材料的售价,不会因为技术提升而大幅度降低。>
现在一阶铁的售价比最初低了太多,但也达到了每千克一百万美元,若是湮灭力场强度提升,而不能提升一阶铁的含量,售价想要大幅度降低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公开湮灭力场技术,让许多公司参与制造。>
显然。>
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伽莫夫-沙普利必须接受一阶铁的高昂售价,而他们的研究需要用一阶铁制造合金、一阶铁研究超导化合物,和好多的材料相关企业机构合作,都必须由他们提供一阶铁。>
他们需要的一阶碳不是几千克,而是几吨、十几吨,甚至更多。>
一吨,就是十亿美元。>
购买几十吨的一阶铁,就可以把格鲁姆湖计划的经费全部耗光。>
伽莫夫-沙普利发现自己选错了方向,他本来是想着依靠一阶材料研究强湮灭力场技术,来实现技术上的反超,但因为他们没有一阶材料的制造技术,就导致获得材料需要花费大笔的资金。>
这个资金庞大到,他们根本就支付不起。>
现在有好多的部门都开始要求新材料供应,沙普利想到的办法就是材料重复利用,和材料企业合作把实验后的材料再提取,可需要支付的费用同样很高,另一边就是让人去联系湮灭科技公司,看是否能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更多的材料。>
“如果能和种花家达成更多合作就好了,直接购买太昂贵了……”>
“比如,帮助他们多建立几条生产线,把一阶铁的价格降下去,就能进行更多的研究。”>
“现在连材料都不够用,还怎么研究下去?”>
伽莫夫-沙普利感到有些绝望,他发现自己无法解决全部问题,只能把问题向上提交,希望上一级部门能想办法解决。>
……>
当其他国家机构被材料受限所困扰时,湮灭力场实验组迎来了好消息,继25号材料后,他们又发现了一种具有直流反重力特性的材料。>
-041,41号材料!>
会议室里。>
刘云利正做着报告,“41号材料,在206附近,检测到6.19%的反重力场强度,超导状态则为6.23%,确定直流反重力指标0.9381/0.9377。”>
“-041,铁氢氧铁硒化合物,临界温度为164,交流超导反重力指标0.973。”>
“区域覆盖面积为……”>
“从数据上来看,直流反重力特性明显高于交流超导反重力,表现出了反重力偶发性态。”>
“和-025对比来看,-041的化合物更复杂,元素含量更多,半拓扑结构也更加复杂……”>
他说着看向了王浩,才继续道,“之前王院士提到了一阶铁共价键问题,-041的共价键确实要比-025多一个。”>
“我们认为,可能存在关联。”>
当刘云利做完了报告以后,会议室里的多数人还是比较淡定的,因为有了-025的发现,再发现-041似乎也不算什么。>
但另一部分人就非常激动了。>
比如,向乾生。>
作为湮灭力场实验组的核心人员之一,向乾生可是知道‘颗粒性超导材料’的研究。>
上一次颗粒性材料实验中,以厘米级的颗粒性材料,就让支持制造的反重力场强度从7%提升到了10.3%。>
如果是毫米级呢?>
以-041制造的直流反重力场强度来看,再制造出毫米级的颗粒性材料,肯定有希望让场力强度提升到超过15%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