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大气层和表面,而不是直接发生大爆炸。”>
“最后一点。”>
王浩回到了座位上,敲击键盘查找了一篇论文,“大家来看这个,很普通的一篇论文,和粒子加速有关。”>
几个人一起凑了过去。>
这是一篇围绕正负粒子对撞机实验的研究,已经发布了有二十年时间,内容就是说‘实验证明粒子的最高速和粒子质量、电荷量、加速电场强度、加速功率等参数均无关联’。>
论文是以实验结构的论述,是一篇很普通的论文。>
如果平时看到这样的论文,他们根本不会有丝毫兴趣,也根本不会点进去仔细看。>
现在他们则是很认真的看。>
这一篇论文是以几次粒子加速实验为基础做的总结,研究发现粒子加速的过程中,越是接近光速,‘加速度’就会越慢,究其原因就在于,粒子加速到一定程度‘质量会不断增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依靠牛顿定律可知,给与物体同样的力,物体的质量越高加速度就越低。>
但实验研究的是‘粒子最高速度’,并且发现其和粒子质量、电荷量、加速电场强度、加速功率等参数均无关联。>
直接关系的是……>
电场的传播速度!>
因为电场的传播速度是光速,所以粒子被加速最高速度是光速,论文最后还是补充了一句,“如果粒子速度达到光速,也就和施加力的电场速度一致,它就不会再有加速度。”>
这篇论文的实验数据以及分析都相对简单。>
所有人都快速看完了内容。>
王浩道,“这是很普通的论文,粒子加速相关的研究有很多,结论也都是差不多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绕开了《相对论》!”>
“很明显,在粒子加速领域,《相对论》几乎没有效果,粒子的最高速度并不取决于质量,所谓‘时间的相对性’也没有任何体现。”>
“按照这一篇研究的结论,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理解‘加速度减慢’,不一定是‘质量增加’,也可以理解为‘加速度受到电场传播速度影响’,在速度为零时,电场传播速度就是光速,但如果速度接近光速,也就接近了电场传播速度……”>
“总之,受到的是电场传播速度的影响。”>
王浩连续说了很多。>
实际上,他并不是完全的否定《相对论》,而是从质疑的角度给其他人带来信心。>
他们要做的研究,必定和《相对论》发生冲突。>
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自然心里会打鼓,他们非常需要信心来支持。>
当连续说了很多《相对论》和现实存在的问题,其他人明显增加了信心,对于和《相对论》的冲突也不那么在意。>
……>
研究组的主体核心就是‘论证粒子超越光速的运动以及时间问题’。>
之前的研究中有过《时间理论》的论证,主体内容,强湮灭力场下光速更快、时间更快,也就表示力场之间存在‘时间差’。>
现在则是粒子速度问题。>
在《时间理论》的基础上,一束粒子处在常规湮灭力场下的速度超越光速,内部和外部时间流速是什么样的?>
《相对论》的结论是‘穿越时空’。>
但是王浩认为‘不会穿越时空’,他的论点也很明确,“我们一直都认为,时间能够脱离运动而单独存在。”>
“穿越时空,是不可能发生的。”>
“物理学界的所谓论据,不过就是以光子传播的角度去看,但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时间,只会向前、不会后退。”>
“这是我的观点……”>
研究正式开始了。>
在围绕零态能量理论、超越光速以及时间问题的研究上,其复杂程度可以想象,海伦、保罗菲尔-琼斯、陈蒙檬、丁志强,再包括王浩和黄振全部投入到研究中。>
最开始,就是两个星期。>
两个星期时间里,多数都是在整理资料,梳理研究的主体内容,定下基础的数学构架。>
之后细节性的论证才正式开始。>
他们需要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围绕一个个数学难关做讨论、去解决,研究就这样一直进行下去。>
王浩对理论工作很投入。>
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工作,他能推掉就推掉了,只关注理论的研究工作,其中甚至包括一次核聚变技术会议,他只是让何毅代表反重力中心过去参加。>
理论的研究仿佛有着无穷的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