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他相信王浩会成为‘圣人’般的人物。>
当进行同一领域的研究,朱老师就感觉很郁闷了,他们还不能说是竞争对手,王浩给予的压力还是很大,让他都感觉航天局可以解散了。>
他们做的研究,都可以归在‘二流科技’上,似乎根本没有多大意义。>
如果是竞争对手,那会有多可怕?>
不可想象啊!>
……>
朱老师说出了恩波利-库博的心声。>
有了新决策人的支持以后,格鲁姆湖计划组织重新投入到直流湮灭力场方向的研究。>
研究组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希望能够在直流方向有所突破。>
结果也还不错。>
他们的研究取得了进展,利用高温超导材料制造出了直流反重力场,只不过强度有点可怜。>
“百分之0.21。”>
库博说起这个数字都有点想哭,但也是他们近来唯一的进展了。>
第一次技术突破是非常重要的,等于是实现了零的突破,但制造的场力强度低到根本无法说出去。>
这个成果发表出去,也根本不会有多少人关注,甚至还会引来一大堆的嘲讽。>
主要是因为,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公开的成果,很确定制造出超过20倍率的湮灭力场。>
0.21%的反重力场和20倍率以上的湮灭力场,差距不能以道理计。>
“高温混合材料做研究实在是太贵了。”>
科罗特-詹姆斯也感叹道,“我们的研究方向肯定是没有问题,但是每一次实验耗费太多的经费。”>
“到现在,已经超过10亿美元。”>
“如果想研究出可观的成果,剩余的经费肯定不够,必须要更多的投入才行。”>
库博撇撇嘴,“你觉得短时间内,新决策人会给拉经费吗?550亿美元……计划可以说已经失败了。”>
科罗特-詹姆斯摇着头转了个话题,“还是支持太少了,我们没有太多可用的金属超导材料。”>
“是啊!”>
库博也跟着感叹。>
其实他们最希望使用含有一阶银的金属超导材料,一阶银也是唯一能大批量买到的‘β元素材料’。>
β元素材料,就有希望制造出高强度湮灭力场。>
这是学术领域的共识。>
但是,超导材料可不是能随便用的,尤其是新研究出来的超导材料,他们大多只能依靠自己的研究组来研发。>
所有人都知道超导技术是未来。>
好多大型材料企业,都在用一阶银研发新型超导材料,但他们不会无条件的给格鲁姆湖计划项目组使用。>
其中牵扯到所有权问题。>
格鲁姆湖计划是能源部直属的研究,也不可能强取豪夺其他科研机构、私人企业的研发成果,当然,强取豪夺也根本不可能做到,法律会保护那些科研机构、私人企业的利益。>
他们想要更多种类的超导材料,就需要和材料所属机构进行谈判。>
谈判,自然不是免费的。>
每一个含有一阶银的超导材料,都是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他们还需要耗费大量的经费进行采购。>
其耗费加在一起,可不比用高温超导材料的成本低了。>
另外,也不一定有用。>
“一百个超导材料中,也只有五、六种拥有反重力特性,也许只有一种拥有直流反重力特性,特性具体强度,还需要实验来验证。”>
“也就是说,哪怕我们选中了一百种中的一种,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经费进行实验……”>
“时间成本、直接成本都非常高。”>
“如果没有选中,就都是在浪费精力、浪费经费、浪费时间……”库博说着都感到绝望,“我真是搞不懂,王浩的团队,到底是怎么研究的?”>
“他们很早就实现了大批量一阶材料、磁化材料的制造,更是制造出了二十倍率以上的力场。”>
“那些媒体和不知情的民众,总是希望我们能够快速赶超王浩团队的技术,但是,根本不可能啊。”>
“差距太大了。”>
“这样研究下去,即便是经费充足,在我有生之年也不可能达到他们现在的程度……”>
另一边,国际湮灭理论组织的感受倒是还好,他们根本没有把王浩团队当做竞争对手。>
他们的竞争方就只有格鲁姆湖计划项目组。>
按照比尔-布莱恩的说法,“只要我们的进度不比库博差,就能一直得到经费支持。”>
“还好,我们一直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