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下一步,进行反方向的直流通电,没问题吧?”>
“马上就可以!”>
钱宏宇立刻认真点头,“一个小时就能完成。”>
“好,我们等消息。”>
反方向的直流通电,简单来说就是把电流换个方向,实验自然是非常简单的,只不过,进行一项新的实验,还是要做一些准备。>
钱宏宇马上带团队去做了实验,也很快就有了结果,“我们制造出了向上的引力场!”>
“呼啦~~~”>
好几个人还在会议室里,他们听到结果立刻沸腾起来。>
“所以说,我们不止制造出引力场,已经能够控制引力场的方向?”>
“虽然数据还很低,但也很了不起。”>
“这应该是很大的突破吧?”>
“如果公布出去,肯定会震惊世界,引力场、全新的物理……”>
王浩的表情还是比较平淡的。>
在进行实验之前,他已经预料到了结果,实验确定了同向电流的作用,同时也确定了另外一个问题--引力场的制造和湮灭力场完全无关。>
这是很重要的结论。>
在实验有了新发现以后,就可以沿着新发现继续进行实验,到现在,底层构架还是非常复杂的,他们确定了同向电流的作用,但具有同向电流的模块非常复杂。>
那么起作用的是其中几条导线,还是整个模块的作用,又或者是不同模块之间产生的微妙关系?>
接下来的实验范围就很清晰了。>
在不断进行实验探索的过程中,新任务的灵感值也不断的提升,后续他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包括增大电流强度、增大导体的横截面积等等。>
只可惜,没有任何大进展的发现。>
这也让研究组确定了另外一个问题--和湮灭力场的情况类似,底层构架的电流强度,和制造出的场力不存在直接关联。>
王浩扫了一眼任务,发现灵感值达到了‘60’点。>
他仔细思考起来,“任务是以β--137为基础,提升引力场的强度。”>
“以β--137为基础,就说明不用更换材料也能提升引力场强度,但我们用的方法完全不起作用,换句话说,还是必须改变底层构架……”>
“但是,怎么改变呢?”>
“怎么知道,改变是否有效果呢?”>
研究卡住了。>
β--137是是一种全新的β超导材料,只能通过实验室来少量制造,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同时,β--137的材质非常脆弱,化学性质不稳定,只要稍稍用力甚至可以燃烧,打磨、加工都需要在真空中进行,换句话说,材料要改变形状、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难度是非常大的。>
这样一来,想要改变底层的结构,就不能像是普通金属那样随意的去变换,最好是设计出更有可能有发现的实验方案,才能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低所耗费的时间。>
在没有理论基础的情况下,要怎么进行实验呢?>
王浩还是暂时搁置了实验,让钱宏宇、何毅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研究,积累一些常规实验数据。>
他则是和几个学生一起,查找可能有帮助的资料。>
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核心内容很快又回到了原点,“空间是什么?”>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他们讨论来讨论去,就发现什么也没讨论出来,反倒遇到的问题更多了。>
这时,黄振回来了。>
王浩顿时笑问道,“黄教授,这次有什么收获吗?”>
黄振摇头道,“没有和空间有关的内容,我听了好多的报告,很多理论内容还是集中在《宇宙膨胀论》上。”>
“现在天文学改-革的重心,就是围绕《宇宙膨胀论》展开,并研究不同星系、星团,可能存在的强弱湮灭力场区域。”>
王浩听着点头。>
黄振继续道,“我对于那些星系,星团都不感兴趣,就听了很多理论的报告,有一篇报告很有意思,说宇宙微波辐射导致了宇宙膨胀的发生。”>
他笑着摇头,“王院士,这种话连你都不敢说吧?”>
王浩点头,“我们只能说,湮灭能量会让空间扩张,具体是什么作用……”>
他说的忽然皱起了眉头,喃喃自语着,“湮灭能量……宇宙扩张?”>
“对啊!”>
他猛地站了起来,“威腾说过,粒子支持空间存在,宇宙扩张不就是空间扩张?”>
“有粒子,才有空间,或者理解为,有辐射才会有空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