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先生带去掖庭局,便是此般神通,上三品的绝学。
姜叔夜叹了一口气,朝着山上飞奔。
小半个时辰后,倾巢而出的圣武院集结在山脚下,声势浩荡。
乌泱泱的人群中,还有所有外门弟子,总计下来有一千多人。
荆墨阳巍然而立于石阶之上,一身武院青白袍衫,皱着眉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这个姓秋的,找了一大圈,居然跑去了几千里外的唐州。
武院山长们的脚程,都得花上几天几夜,这些弟子们咋办?
届时赶不回紫薇参加青冥大祭,这个罪,他秋陌,担得起吗?
而此时人群中的姜叔夜,同样想到了这个问题。
青冥学宫就属圣武院人数最多,眼看祭礼将至,护院巡山等事繁冗琐碎。
离开两三日倒是无妨,时间一久,那紫薇山还不乱套了。
不过既然是为人间斩妖除魔,想必夫子和二圣也能体谅。
众人议论纷纷之际,突然听得半空中传来一阵轰鸣声,紧接着,头顶朝阳被遮住大半,仿佛天狗食日一般,顿时天地晦暗,如堕深渊。
一抬头,一艘恢弘壮观的巨型飞舟悬停于紫薇半空,并开始徐徐落下。
姜叔夜抬起下巴,眯着眼睛打量着形如战船的三桅巨舟。
通体黑褐色的船身,看不出是何种材质建造。
船首龙头造型,气势夺人,上面迎风而立一人,正是新任圣武院院长,秋陌。
待得巨舟缓缓降至距离地面不到十丈左右高度时,秋院长高声道:“上来吧!若有人连十丈都蹦不上来的话,唐州也就不用去了……”
姜叔夜摇摇头,心思老秋这花样还真多。
这个时候了,还考校弟子们的功法。
武夫纵跃攀升的腿脚功夫,不论一丈三米还是百丈千仞,凭借的都是府内气海雪山。
如圣武院弟子中唯一的七品铜皮铁骨境大师兄,一跺脚,别说眼前十来丈高度,就是百丈峰岭,也能一跃而上。
可有些修为不济的弟子,还真就够不着头顶的庞然巨物。
只能眼巴巴瞅着其他师兄弟们,一个个登上飞舟,悻悻转身回山。
出人意料的是,没有登上飞舟的,居然全部是内院弟子。
荆墨阳来至秋院长身旁,指着下面离开的二百多名弟子,惋惜道:“就算让他们远远观战,也能受益良多,你又何必设这道门槛呢?”
秋陌看了眼老好人,耐着性子解释道:“你当啸聚山岭的妖族是什么?还观战呢,万一遇到危险,岂不枉送性命……”
眼前这个曾经的武院院长,不论是修为还是做人,秋陌倒还有一丝欣赏。
只是对谁都不抛弃不放弃的这幅心肠,着实有些看不顺眼。
修行之路本就荆棘丛生,大道如天,并非适合每一个人,何必逆水行舟。
荆墨阳似有所悟地点点头,大概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随即又问道:“太虚院的甘院长,就这么把天蓬尺借予你?”
秋陌狭长的眼眸一瞪,撇嘴道:“他敢不借!”
甘道陵这件宝物,可是青冥十大神器第二的宝物,引雷杀敌,变幻万千……
平日里尺不离身,看得比自己性命还重。
这秋院长是如何借来的?
难不成……
荆墨阳心里一笑,牛鼻子连魏先生都打不赢,遑论眼前这位神神秘秘的秋院长。
他也只剩下去夫子那里告状的份儿喽!
此时,不远处耳聪目明的姜叔夜,将二人的对话听了去,不禁有些羡慕。
这位大天师的“天蓬尺”,还真是不赖。
自己既不会儒家剑修的御剑飞行,“虚空踏境”更是遥不可及的神通。
“凌虚遁”不过花架子,想要去远一些的地方,还真是没招。
朝游北海暮苍梧,食朝露餐云霞兮。
此时,巨舟凌空而飞,疾速穿行与云海深处。
眼之所见,云雾其阔如海,其动如烟……
偶尔有几只云雀掠过,留下啼啡鸣叫的回声,倒也形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
给人—种无法言喻的美妙感觉。
姜叔夜抬手捋着被风吹起的凌乱发丝,双眸微眯,沉浸其中。
如今只能盼着自己豢养的真龙“老金”能够赶快长大。
驭龙乘风,遨游九天,估计普天之下,也就是姜家三郎这独一份儿啦,哈哈……
巨型飞舟破风穿云,行驶之快,令人咋舌。
不到一个时辰,便悬停在唐州大泽城上空。
也不知老秋是怎么知晓这御舟之术,双指一旋,船头又朝着北方疾速驶去。
须臾之间,又来至一处郁郁葱葱之地。
巨舟缓缓落下,悬停在距离地面四五十丈的地方。
姜叔夜低头一瞧,下方阡陌纵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