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兴化府城已失,若是激战正酣,或许还可以率兵轻装激进,快速抵达战场救援。
和俞大猷想的差不多,城丢了,你跑再快过去,祸事已经酿成,也救不出受害百姓。
还是让大军按照行程走,一天几十里,慢慢往兴化府这边来吧。
反正,以现在的天气,倭寇也没法登船出海。
这年代,海船全靠风力驱动,受季风影响很大。
若是寻常百十个倭寇的小股队伍,一两条船,划桨也能跑。
可是攻占兴化府城的可是好几千人,加上从府城里抢来的海量财物,根本没法跑路。
刘显听到戚继光说他部下要三四月份才能到达,虽然有些失望,可也没说什么。
他们这些人,这年也是在军营里过的,自然也体谅那些正在路上的士卒,这时候没人往回跑就不错了,也不能逼迫太甚。
俞大猷那边的人马,虽然距离兴化府略近一些,可也得等到一月底,二月初才能达到,只希望在这期间别出什么纰漏才好。
兴化府周边的明军,刘显在城破后就让他们返回,严防各自的城池,防备倭寇乘机四处流窜。
自己的大营虽然兵力不足,可自保他是有把握的。
“刘都督,平海卫那边,看是否要再次给下道军令,命令他们只管严守卫城不得出战。”
这时候,俞大猷忽然开口对刘显说道。
“你担心倭寇偷袭平海卫城?”
刘显微微皱眉,问道。
俞大猷长期指挥的就是各地明军,对这些明军军将的尿性那是非常熟悉。
要说叫他们正面和倭寇交战的话,那肯定是叫苦不迭,能不望风而逃就不错了,可要是有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他们也不介意扑上去。
想想张琏那事儿,还不是粤军那边的军头看到有机可乘,然后抓到一个反贼首领,简单审问就上报说是贼酋张琏。
“倭寇攻占兴化府城已经有两月,兴化府城内的粮草,估摸着已经被耗得七七,让他只管严守卫城不得出战。
而此时,兴化城东门,沿街已经停放了无数的车辆,上面满满当当都是倭寇从城中各处搜刮来的财物。
经过两个月的搜刮,兴化城里能看到的,值钱的东西都在车上了。
城头上,几个倭寇首领正聚在一起商量着。
“还是早点走吧,这城里臭烘烘的,我是一刻也呆不下去了。”
“我就是担心,平海卫要是不出来截杀我们怎么办?”
“那就按照计划,在崎头镇那边的山头上修筑一个营盘,等到三月份,海船过来,我们就马上离开这里。”
“最好能吸引出平海卫的明军,埋伏他们,然后假扮败军拿下卫城,到了那里就可以安稳的睡觉了,有城墙保护。”
几个首领你一句,我一句聊着,城楼下,一支近千人的倭寇队伍也整装待发,他们是要悄悄出城埋伏的队伍,目标自然是平海卫城方向的明军。
不多时,南城墙那边就有几个倭寇跑来。
“拜见几个当家的,周围明军的哨探已经撤了,应该是回营吃饭去了。”
很快,这几人就把他们在城外观察到的情况一一说明。
“哈哈,朝廷还真以为我们会在这城里和他们决战。”
“那帮狗官,除了会搜刮民财还会什么?打仗,我老六可不会怕他们。”
“好了,你们先下去,继续观察四周,有情况马上回来禀报。”
倭寇中的首领这时候开口吩咐道,让几个负责哨探的倭寇离开后才又说道:“那就开始,老六,狮头,你们两个带人设伏。
半个时辰后,我们就押着车队往崎头那边去。”
“嗯,那个时候,估计明军的哨探又出来了,他们看到我们出城逃跑,肯定会回去报信,到时候你就看好吧。”
老六这时候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开口说道。
“南北两边,你们要守好,不能让明军得到消息。”
那首领又对旁边两个倭寇头目吩咐道。
明军现在是刘显大军在兴化城西面扎营,而平海卫在府城东面,南北两方自然就是明军两部联系的通道。
倭寇既然想偷偷拿下平海卫城,那自然就要切断明军两部的联系。
刘显大营和平海卫,自然是平海卫才是软柿子。
刘显大营这段时间有多股明军加入,补充了实力,虽然不知道刘显现在手上有多少兵力,但是从军营规模看,应该不到二千人。
而且,这个时候会被调来的明军,肯定也是福建最精锐的部队。
这种情况下,刘显大营就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而东面的平海卫,仅靠那千把人的卫所兵,这帮倭寇还真不放在眼里。
而且,平海卫城足够大,足够容纳下他们几千倭寇,自然才是首选之地。
“出发吧。”
这时候,倭寇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