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军史小说 > 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 第二百四十五章 缺人口 缺人才(2/2)

第二百四十五章 缺人口 缺人才(2/2)

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样下去不行。

而且矿藏、工坊、铸币这些事情全都由将作监管理,权力太大了,不是长久之计。他倒是想设立水衡都尉管理铸币,设立少府管理山林渔矿,但他手下没人可用,有什么办法呢?

将作大匠倒是有人选,左军校尉王兴就不错,得尽快找一个能接任左军之人了。

刘襄在烦恼缺人口,缺人才的问题,田畴递上一卷竹简:“使君,将作监关于矿区的呈文”

呈文中禀报:军都山中的金矿、铜矿,西山的煤矿,渔阳北部燕山之中的银铅伴生矿,还有各处铁矿,增加了八万多矿奴,产量提升很大。金矿预计能年产一千斤,银矿与铅伴生,不好预估,铜矿至少年产十万斤。

各路探矿匠人还在继续搜寻矿脉,以期增加采矿数量。

看着这个呈文,刘襄心情好了点,但也有限。

幽州矿藏不少,就是探矿和开采的技术不够,有宝山但挖不出来。

汉代勘探的匠人主要靠地表的植物、矿物寻找矿藏,挺有讲究。

比如:草茎赤秀,下有铅;草茎黄锈,下有铜器;山上有葱,其下有银;山上有薤,其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铜锡;山中有玉者,木旁枝下垂。

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

讲究挺多的,但刘襄觉得他们效率太低了,自己把大概的范围都给他们圈定了,还得等一两年才能等到他们找到矿脉,真的挺想见见那些传说中的采金人。

汉代所说的采金人,放到现代大概就是地质勘探人员的意思,不是那种只挖黄金的淘金客。

刘襄知道辽东的襄平县周边有铜、铁,现代的鞍山铁矿、本溪铁矿、红透山铜矿,就在那附近,可在舆图上画一圈,那就是几十上百里,没有金属探测仪器,就靠肉眼在地表寻找植物、矿物,效率可想而知。

知道与得到,天渊之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