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一软,整个人就要往下跌。>
好在许褚眼疾手快,将他托扶住。>
“夫君。”>
“父亲。”>
远处卞夫人曹丕曹植等人慌忙跑来。>
许褚亦是吓得肝胆俱裂,忙将他搂抱而起。>
卞夫人上去探了下鼻息,已经很微弱,摸了摸额头,滚烫的。>
她忙说道:“快送魏王回房间。”>
许褚便三步并作两步,把曹操送回了屋中。>
是夜。>
曹操高烧昏迷不醒,病入膏肓。>
数日后。>
大汉魏王曹操,于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十七日与世长辞。>
他比历史上少活了三个月,终年六十六岁。>
一月之后,被安葬于邺城西郊的高陵,汉天子刘协为其发丧,赠谥号为武王。>
.......>
.......>
建安二十五年一月底,曹操病逝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
为稳定局势,一开始曹丕选择秘不发丧。>
一直到一月初的时候,实在瞒不下去了,这才昭告天下,自己上位继承魏王之职。>
消息很快传出去。>
北方各地得知曹操病逝之后,多有人叛乱起义造反,徐州百姓更是欢呼雀跃,庆幸杀人魔王的离开。>
南方各地则不同,刘备集团自然是有人高兴有人欢喜,但更多的人则是平澹。>
对于他们来说,曹操的死离他们还是太远,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又何必去为他的死而高兴或者悲伤呢?>
但在江州,诸葛亮法正他们还是恭喜了刘备。>
因为曹操作为曹魏奠基人,威望极高,犹如一颗定海神针般巩固着曹魏基石。>
曹丕比起曹操来,威望何止差了十万八千里。>
因此现在新王上位,各地不服叛乱者肯定是如过江之鲫。>
曹魏自身难保,更别说保护江东。>
他们进攻江东就会更加顺利,再等一两个月,准备充分,且南方回暖之后,他们就能对孙权动手了。>
唯有刘备不喜不悲,深邃地目光看向北方,悠悠发出一声长叹。>
“做了一辈子对手,虽然最终打败了你一次,可孟德啊,不能让你在有生之年看到吾破了你的魏国,将你生擒,终究是个遗憾啊。”>
......>
......>
江东,建业。>
吴侯府。>
“什么?”>
孙权得到消息,惊跳起来问道:“你再说一遍?”>
信使战战兢兢道:“吴侯,北方传来消息,魏王曹操病逝了。”>
“啊。”>
孙权又一屁股坐回了地上,双目失神,久久没有起身。>
左右两边张昭、诸葛瑾、陆逊等人亦是默然不语。>
曹操的病逝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个坏消息。>
因为孙权自从背刺了刘备之后,势力已经非常衰弱。>
而刘备通过荆州和关中之战,大胜孙曹联军,声势一时间威震天下。>
现在刘备没有进攻江东,一是正值冬日,不好出兵。>
二是两线作战,刘备集团内部也是民生凋敝,急需要时间休养恢复。>
但谁都知道,等今年最迟秋季,去年的宿麦和今春的水稻收割之后,恐怕就是刘备出兵的时候。>
所以孙权一直寄希望于曹操那边也尽快恢复元气,这样等到刘备打过来的时候,曹操从淮南出兵,他在长江上抵抗,共同防御刘备。>
结果在这个节骨眼上,曹操却死了。>
其实曹操死不死,按理来说跟孙权应该没什么关系。>
问题在于,孙权还在盼星星盼月亮似得等着曹操能尽快稳定北方的局势好驰援他。>
现在曹操一死,北方的局势肯定会变得糟糕,继任者曹丕不一定能像曹操那么有能力有威望尽快平定北方的乱象和恢复北方的实力。>
一旦刘备在这个时候打过来,曹丕不能出兵,那他又该如何抵挡得住刘备的攻势?>
因此刚听到这个消息,孙权满脸不敢置信,他多希望这个消息是假的,可确认了三遍,信使还是将这个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
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令他瞬间变得六神无主,脸上哀愁了起来。>
“为什么......为什么偏偏是在这个时候。”>
孙权目光呆滞,哀嚎咆孝道:“为什么曹操要在这个时候死,他早死晚死都好,为什么偏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