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王。”>
沉晨说道:“大王确实受陛下天恩,但如今天子失了正统,若大王还奉天子为主的话,便缺了大义名分。天下心怀汉室之人,又如何能找得到归宿呢?唯有大王登基为帝,方能成为天下共主,诏令海内义士,共讨曹魏伪朝!”>
“孔明,你以为呢?”>
刘备又看向诸葛亮,想问问他的意见。>
诸葛亮点点头道:“晓卿所言极是,还望大王三思。”>
“望大王三思。”>
众人继续劝进,这个时候可不能慢,就连诸葛瑾陆逊张昭顾雍等江东派都纷纷卖力喊着。>
谁都知道现在要是刘备登基的话,那可都是从龙之臣。>
虽说曹魏占据了北方,实力强大。>
但刘备得到江东之后,在地盘上还要大于曹魏,只是人口少于北方而已,却也不是没有一统天下的机会。>
即便是现在不能一统天下,可只要刘备当了皇帝,那么他们的官职就能进一步提升。>
不管是出于政治意义的考量,还是为自己以及家族的利益,刘备称帝的好处都远远大于坏处,或者说在刘协禅让之后,刘备即便称帝,也完全没有坏处了,只有好处。>
所以大家都希望刘备在这个时候能够称帝。>
一来是延续汉统国祚。>
二来则是称帝之后,就能名正言顺地封赏百官,而不像以前那样,在汉王的开府下不伦不类地担任着官职。>
刘备见所有人都劝他称帝,犹豫了一会儿,说道:“若我继承大统,何时才能兴兵?”>
沉晨就说道:“大王,继承大统并非是一件小事,一来要昭告天下,二来要请四方夷者,三来要祭祀天地,祷告上苍,四来要慰藉先祖。现在天子已失其国,大汉二十四代先帝之灵无人祭祀,大王切不能忘记祖宗啊。”>
“祖宗?”>
刘备顿时惊出一声冷汗。>
汉时对于先祖的崇拜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
或者说,即便后世中国人对于家庭观念比较看重,却也远不如汉朝时期那么深入骨髓。>
在当时的观念中,先祖有灵,如果子孙后代不肖,不能够祭祀祖先,让祖先享受香火,那么祖宗就会成为游魂野鬼,受饥饿寒冻之苦。>
而汉朝刘姓先祖自然是刘邦,包括刘备也是。他不是光武帝刘秀那一脉,因此刘秀不是他的祖先,刘邦才是。>
但东汉官方是祭祀刘邦以及西汉历代皇帝的。>
刘秀也一直把自己建立的东汉当做西汉的延续,而不是说什么西汉与东汉是两个朝代,只是当时人为了区分一下,把西汉叫做前汉或者先汉而已。>
现在曹丕篡汉之后,那么北方的官方祭祀当中就没有了汉朝皇帝,刘备的祖先就得不到祭祀供养。>
哪怕刘协可以在山阳依旧保留祭祀汉朝先祖皇帝的权力,但一来刘备当时以为刘协死了,不知道这事。二来这也非国家正统祭祀,规格制制上远不如当初。>
刘备显然是因为闻听大汉已亡,刘协已死的噩耗一时间忘记了这事,现在经沉晨提醒,这才回想起来,吓得不行。>
他一想到先祖可能遭受着饥饿寒冻之苦,心中慌乱不已,连忙说道:“那该如何是好?”>
沉晨立即说道:“自当大王继承大统,在南方重立汉室,兴建宗庙,以供养先帝之灵。否则二十四代先帝无宗庙可依,岂能在幽冥之下得以安息呢?”>
“不错,为了大汉江山,为了汉室先祖,大王确实应该如此。”>
“还请大王登基为帝,再兴师北伐,复兴江山。”>
“请大王登基!”>
群臣再次拱手行礼纳拜,对刘备表示劝进。>
这次刘备终于不再拒绝,而是长长叹息道:“既然如此,为了汉室不灭,为了先祖之灵能有祭祀,我便只能如此,只是希望能够在登基之后,便可以北伐中原,攻打曹丕,以慰藉先帝之灵。此事,就交予孔明和晓卿来办吧。”>
“大王英明!”>
众人纷纷再次行礼。>
其实刘备也没什么能拒绝的理由。>
因为汉室灭亡,大汉江山都没有了,他的上头自然也没人了。>
即便是自动晋级,他都必然要登基为帝。>
何况打出复兴汉室的旗号,方能够重新夺回被曹丕抢走的大义名分。>
北方现在喊出的口号很简单。>
刘协自觉无能兴复汉室,所以自愿将皇帝的位置交给曹丕,曹丕代汉,建立大魏帝国。>
如此一来,曹丕就是正统继承了汉室,就像刘邦继承了大秦帝国一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