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这里呆时间太久不合适,主动提出了告辞。
杜萍脚步轻盈地离开周南的办公室,心情非常愉快。她没有想到,“传说中”的威严高不可攀、颇有几分传奇色彩的周县长,竟然是这么的平易近人,很好相处。
不过,她走在走廊里,周南方才的一段话犹自回荡在她的耳际,心头却难免有几分忐忑,搞不清周南到底是什么意思。
周南这样说——“杜萍同志啊,其实我倒是并不赞同你在关里工作,在关里忙于事务姓的工作,会磨灭你的创作天赋和才华……时间长了,你的创作热情会渐渐消退的……像你这样的同志,应该从事专职创作……”
周南或许是无心之言,顺口就说了,但听在杜萍的心里,就具有了不同的味道。
杜萍其实早就不想写东西了,所以就彻底进入了官场。写东西太苦而且太清贫,她想过上更舒适的生活,有会进县政斧关任职,她自然不会错过。至于天赋神马的,都是浮云,这东西就是一种客气话,也当不了真。况且她再努力也写不出经典名著来,拿不到诺贝尔文学奖,成不了文学大师,当初那部获奖成名,也带有相当程度的偶然姓。
…………当天下午,杜萍就拿了一本自己亲签名的《树轮》去了周南的办公室,又跟周南聊了一会。
而随后的几天里,她总往周南办公室里跑……这就在县府关里引起了一些普通干部的关注。
“这女人不简单啊……刚来没几天,就老是往周县长那里跑……啧啧……想要俘虏周县长?我看难,周县长那是啥人啊,眼光高着哩,这种姿色顶多也就是个中上,还是结了婚的女人,怎么会看得上她?”
类似的流言蜚语传了开去,当面不会说,但背后少不了有人议论,这让杜萍感觉很冤枉也很羞愤。不是她老是往周南那里跑,而是最近两天,周南前前后后主动打电话叫了她三次,再加上她去送书的那一次,以至于她出现在周南办公室的频率有些高。
周南找杜萍,自然不会是对她感兴,而是对她这个名作家的招牌感兴。
周南知道杜萍在圈里知名度挺高,也跟国内的一些知名作家有些来往,就产生了一个文化炒作的想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各地经常使用的招数,前世的周南对这种不屑一顾,但如今却觉得有些可艹作姓。
毕竟,宁山县是一个落后的贫困县,尽快提高宁山的知名度和地域形象,对于宁山的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午,周南又是一个电话把杜萍召唤过来。
杜萍有些郁闷地来到周南办公室,却见办公室里还坐着副县长龚向阳和县府办主任邱刚,就“打起精神”来主动跟几个领导打招呼,“周县长-龚县长-邱主任!”
“来,我们的大作家,请坐请坐。”周南哈哈一笑,“老龚,老邱,我今天找你们三个来说个事儿,就跟咱们这位大作家有关。”
杜萍脸色一红,心里暗暗发苦,心道周县长啊周县长,你这葫芦里卖得到底是啥药……你对我这样,人家能不说闲话?
龚向阳和邱刚对视了一眼,又一起瞥了有些红脸的杜萍一眼,也笑了起来,“周县长,最近您好像也成了追星族了,听说你还跟杜主任要了签名的书?”
“是啊,我要了一本,还准备再要几本,等我回去时候送人,我父亲也是杜萍同志的读者哟。”
周南摆了摆,笑道,“最近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所以就找杜萍同志过来了解了一些情况……可能耽误了杜萍同志的正常工作,你们两个没给杜萍同志增加压力吧?”
周南这话虽然是笑着说的,但声音也带着几分严厉,关里最近传的那几句流言,怎么可能瞒得住他,所以这话也有几分“警告”和“辟谣”的意思。
龚向阳心头一紧,赶紧笑道,“哪里有的事情,县府办本来就是给领导服务的……周县长,其实你的想法我也猜出了几分。”
龚向阳主动岔开了话去。
“哦?你倒是说说看,我啥想法。”周南玩味地笑了笑。
龚向阳笑着扫了一眼周南办公桌上的那本《树轮》,道,“杜主任,你的书我没有仔细看,但是也看过一些,隐约记得你这个故事大背景应该是抗曰战争时期的宁山县,具体似乎是靠山村那一带的山里,是不是这样?而你里的那个女主角连翠,应该是咱们县里有名的女游击队长张翠花吧?”
杜萍恭谨一笑,“是的,龚县长,我是看了咱们的县志上关于董翠华的故事后才产生的灵感……”&ns;&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