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声音听着似乎有点熟悉,韩旭扭头一看,心下微动,没想到潘美尽然回京了。山南东道节度使潘美竟然在这个时候回到了京城!
只听潘美又道:“不错,南唐国主李煜确实派其重臣为使者前来我朝进贡,听仅仅是金银绢布就装了整整三艘大船,至于其他的江南茶叶、瓷器、美酒、牛羊更是数不胜数。”
到这,潘美见有些武们已经是双眼发亮,喉头耸动连吞口水,不禁声音提高八度,大声道:“可这些重礼和我朝,和皇上的君威相比却是九牛之一‘毛’。再重的进贡也‘摸’去不了李煜一而再再而三的违抗圣旨,抗旨不尊理当论斩。微臣建议,请皇上出兵伐唐,微臣愿为先锋。”
“轰……”
潘美此言一出,满朝武顿时炸开了锅。
官们一个个立马出言反驳,他们考虑得很多。从大宋立朝以来连番征战,到战争所需的巨大后勤开支,人力物力数不胜数。
户部‘侍’郎记忆力不错,将历次的战争消耗都一一列举出来,对比南唐地广人多,所需的消耗更是个天数字。
然而,赵匡胤似乎对潘美的词很是赞赏。虽然他面‘色’平静的看着底下武们的争论,但却未有一丝阻止的意思。眼中‘精’光闪闪,出卖了其内心真实的想法。
在赵匡胤的默许中,武将们一个个兴奋起来。他们可不比官,平日里哪有什么升官的机会,即便有也是慢得要死。对他们来,等三五年升官,不如来一场实实在在的战争。只有战场才是武将们拜相封侯的进阶之途。
郦希亮怒眉须张,气得是浑身发抖,斥道:“潘将军此言大谬,李煜派人进贡,而我朝却以兵戈相对,试问从今往后天下百姓将如何看待我朝?如何看待我皇?做人当以诚信为本,倘若我朝对南唐如此,那将来的还有谁会给我朝进贡,又有谁不担心我朝的出尔反尔?”
这话得没错,大宋如今可算是大国,若是以如此的手段对方一个进贡的南唐,那周边其他的国家就得仔细考虑大宋朝廷的信用了。
通俗点的法,那就是“老子认你为天朝上国,给你进贡,给你送礼,你却偏偏还要来攻打我”,这事放在谁的身上都会有担心。
“郦大人,此言大善。”官士气大甚。
赵匡胤眉头渐渐皱了起来,脸‘色’也变得不好看。
韩旭知道赵匡胤一向以“以德服人”为处事原则。事实上赵匡胤确实也是心‘胸’相当的开阔,对于那些顶撞他的臣子,只要得对,他还会奖赏有佳。赵匡胤还会常常叹息自己的身边怎么就没有当年大唐魏征那样的铮臣。
郦希亮的这番话到了赵匡胤的难处,他要统一天下,堂堂正正的统一天下。即便是被他打败的失败者,也要让他们败得心服口服。
正自官‘门’士气高涨之时,韩旭身后的刘鋹走了出来。
刘鋹的出列,顿时吸引了满场武的目光,议论之声瞬间停止。所有人都满头雾水的望着这位当年的南汉国君,如今的大宋恩赦侯。这昏君又有什么幺蛾子?
刘鋹完全不在意他人的目光,朝着赵匡胤拜道:“皇上,微臣有话要。”
赵匡胤正自心烦,语带不耐道:“恩赦侯有话但讲无妨。”
“微臣常常深夜咱转反侧,身为我朝恩赦侯,却从未为我朝立任何之功,微臣实在是心有愧疚呐。如今大敌当前,微臣请命,愿率千军万马为我朝开疆拓土。”刘鋹大义凛然的道。
一个亡国之君出如此厚脸皮的话,令在场所有人瞠目结舌。
先不刘鋹昏庸无能,以南汉几十万兵马挡不住潘美十万大军,就是他身为亡国之君的身份,赵匡胤也不会大方到将大宋兵马‘交’给他去指挥啊。万一刘鋹领着数十万大宋兵马造反,赵匡胤哭都没地方哭去。
然而,未带赵匡胤话,刘鋹嘿嘿一笑道:“当然了,微臣自知才疏学浅,此等军国大事还是‘交’给我朝的常胜将军们去完成。微臣只是想……”
赵匡胤被刘鋹一番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搞得莫名其妙,训斥道:“恩赦侯,你到底想什么?”
刘鋹吓了一跳,面‘色’一正,连忙道:“启禀皇上,微臣想的是,皇上乃真命天子。南唐李煜也好,吴越王钱俶也好,后汉刘继元也罢,将来四方的君主必定全部来朝。如今微臣率先归朝,微臣想请皇上赐棍‘棒’一根,成为各国投降君王的老大,替皇上在京城管理这帮后来的君王。”
话音一落,紫宸殿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忍俊不禁,憋得面红耳赤。
“哈哈哈哈哈。”
数息后,殿内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哄笑,笑声几乎掀破紫宸殿的屋顶。
龙椅上的赵匡胤笑得是前仰后合,一张红脸,笑胀得发紫。
在他的带头下,满朝的武放声大笑。有人笑得直拍手掌,有人笑得连拍大‘腿’,有人笑得弯腰双手撑膝,靠近柱子的直接笑趴到柱子上。
我勒了个去,这是什么人啊?韩旭再也不能保持淡定,坐下的轮椅被压得“咔咔直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