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破坏掉八路暗中打通的向新四军方面的增援通道,遏制新四军的发展。>
那么咱们原本计划的从华中方面向华北地区调遣部队,恐怕是行不通了。”>
可华北地区的作战形势同样严峻。>
有些一筹莫展的畑峻六在最终思索过后,终于意识到摆在眼前的只剩下了最后一条路——向关东军求援!>
“只是这下子连最后的脸面也丢掉了,我们怕是要被关东军彻底地嘲笑了!”>
小鬼子的五大集团军,国内军(日本第一总军,第二总军),海军(联合联队),关东军,中国派遣军,以及日本南方军之间的关系可不如表面上那么和睦。>
就连当初侵华的方针上也多有争议。>
九一八事变,迅速攻占东三省,可以说是由关东军一手主导。>
但是在当时,其他几大集团军方面可并不赞同关东军的做法。>
他们认为中国地大物博,地域辽阔,战略纵深过大,在没有做足万全的准备之前贸然动手,根本难以鲸吞中国,最终只会落得个自取灭亡的下场。>
但是人家关东军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九一八事件就是绝佳的成熟时机,于是便一举攻占了东北,并扶持建立起伪满洲国。>
双方不对付。>
所以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也是各打各的,两支部队虽然在名义上同属于日军战斗序列,但是彼此联合作战的情况并不算多。>
中国派遣军的态度是,这关内对付中国军队由我们派遣军负责,你们关东军少来插手。>
关东军还懒得帮忙呢,打着需要驻守边境,提防苏军的借口,干脆就守着关外地区,将东北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
可如今乐子大了。>
这关内的中国派遣军接连打败仗,愣是被敌后原本的杂牌部队八路军打的是灰头土脸。>
作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的畑俊六虽然不想承认派遣军不如关东军,但是眼下的局势,他也只能拉下老脸来向关东军求援。>
在通话中,收到畑俊六的请求之后,日军关东军第十四任总司令官梅津美治朗是大笑不止。>
这老鬼子嘲讽的话语丝毫不加掩饰。>
“畑峻君,也真是难为你们支那派遣军了,当初夸下海口三个月灭亡中国,结果却是演变到如今的局面。>
区区的一些中国军队,装备落后,战术不堪,竟然能把帝国部队逼到这样的局面,实在是我大日本帝国之耻辱。>
若非我关东军需要驻守关外,筹备与苏军作战,早就举兵南下,一举灭了什么八路军还有中央军了!”>
梅津美治郎自顾自的吹牛,反正吹牛也不上税,也不用他真的这么干。>
人在屋檐下,有求于人的畑峻六不好反驳太多,但还是揶揄了一句:>
“是啊,如果都像是你们关东军14师团那样,这区区的八路军还有什么中央军,随随便便消灭自然是不在话下的!”>
“……”梅津美治郎沉默了。>
井上师团的覆灭是他心头的剧痛,梅津美治郎也曾将井上师团的覆灭归咎于华北方面军的作战不力,那些该死的愚蠢的家伙,竟有卖队友的行径,导致十四师团遭受八路军精锐部队的围攻,最终覆灭。>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想。>
号称皇军之花,作为日军精锐的关东军十四师团,这可是一支近乎于满编的师团编制呀,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况下被八路军部队消灭,这都是不可饶恕的极大的羞辱。>
梅津美治郎从来不认为是自己的关东军部队战斗力不行,但他同样不愿意承认关内区区的八路军而已,竟能有那样的战斗力!>
最终,双方各有痛楚,颇有些同病相怜的两个老鬼子,还是决定联手。>
梅津美治郎承诺,会在关外对关东军原有的部署作出调整之后,抽调对应的部队南下,向华北方面增援。>
如此一来,中国派遣军华中方面军的日日军就可以按兵不动,继续固守在华中地区提防南方新四军的兵势。>
直到此时,这两个老鬼子在商讨之后,还认为华北地区的八路军眼下不再发起主动攻势,下一步的布局很有可能是要联合南方的新四军对付皇军。>
从始至终,这两个老鬼子谁都没敢试想过。>
这八路竟敢胆大包天的打关东军的主意!>
……>
华北地区。>
日军与八路军双方依旧在紧张的对峙之中。>
尤其是在寿阳,阳泉地区,直面八路军最为精锐的铁三角根据地的日伪军那更是惶惶不可终日,整日里担心着八路军钢盔兵的偷袭。>
但是让日军感到意外的是,虽然时不时的会收到八路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