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充沛供应。>
堪称日军侵华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坦克集群的闪电战。>
而当时在豫中一带抵御日军推进的以汤克勤集团为精锐的作战部队,由于在正面战场上连年与日军对抗,再加上后方的物资短缺,资源亏空,实际上装备奇差无比,弹药更是稀缺的可怜。>
坦克几乎没有。>
五花八门的各式火炮凑到一块只有几十门。>
配发的身管火炮的数量更是少的令人发指。>
结果在双方交锋展开之后,这蒋军方面又出现了指挥上的混乱,同时因为情报搜集上的不足,出现了作战部署上的误判,中了日军的诡计。>
因此是一败涂地。>
……>
而如今的情况如何呢?>
先是鄂西会战的爆发,接着到长沙会战,衡阳会战的接连爆发。>
再到豫中会战展开。>
尽管于正面战场作战的蒋军部队由于少了军事资源消耗,因此部队要好上一些。>
但是十分有限。>
而日军为了腾出手来在正面战场打上几场胜仗,以图以战养战,再掉过兵锋,集中精力对付八路军。>
此次在长沙,衡阳以及豫中方面先后发起的攻势,始终抱有速战速决的打算。>
为了彻底贯穿豫中打通大陆交通线,日军除了计划的从华北,华中各方面抽调的集中的五个师团与五个旅团,将近15万的用来对付豫中的部队之外。>
此次更有山下奉文率领的南下增援的所谓圣战军。>
以及井上芳佐率领的对外声称为装甲师团,而实际编制还要远大于装甲师团的一支装甲兵部队。>
共同配合作战。>
换句话说,再一次站在这个关键性的历史节点上,面临生存与死亡的抉择,摆在豫中第一战区副总司令长官汤克勤的日寇,越发的强悍了。>
对此,孔捷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世人都骂汤克勤,更有水旱蝗汤的骂名,像中原地区的老百姓对于汤克勤,那更是恨之入骨。>
但实际上,孔捷就个人看法而言,这汤克勤的确有贪财好利之本性,部队的军纪也的确拉垮了,整个第一战区更是被日军渗透的千疮百孔。>
但是依旧不能否认他在正面战场上率军杀敌,痛击日寇的抗日名将之风采。>
从南口战役到漳河战役,再到台儿庄战役。>
汤克勤表现的都还不错,素有救火将军的美誉。>
后来豫中会战爆发,即便明知不敌,汤克勤却依旧是令行禁止,这委员长让打哪里就打哪里,委员长让怎么打就怎么打,老老实实的在豫中与日寇血战。>
至于中原大地的灾情导致的骂名之类,孔捷倒是有些同情汤克勤,这家伙搞不好是替某中正背了黑锅了。>
这也是孔捷主张协助第一战区进行豫中会战的原因之一。>
总归是不能让小鬼子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计划进行的太过顺利,这汤克勤再拉垮,好歹也是一支庞大的抗日武装!>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