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通过系统,吴迪是看过三言二拍这部电影的,而且,是最近才看的。>
他对这部电影的情节记得是是很清楚的,而在他的记忆当中,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情节基本上都已经展开了。>
拍过了。>
哪里还有什么高潮戏份?>
老张,他还想拍什么?>
他根本就没得可拍!>
罪过啊,罪过!>
老张还要继续拍摄,还声称是最后的重头戏,想来想去,这件事还要怪到吴迪的身上。>
自从吴迪开始蛊惑老张“改进”,三言二拍这部电影就走上了一条随改随拍的道路。>
这一切,就好像是一排多米诺骨牌,吴迪提出一点点建议,改动一处,下一处就会觉得怎么看,怎么别扭,于是,为了让下面的情节不那么别扭,老张就要现场改动。>
他本人呢,对这种改动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意见,毕竟,作为导演,而且是一位相当资深的导演,对于这样的事,也是熟悉的很。>
现场飞页嘛,哪一个导演没见过?>
哪一个导演没有这样做过?>
区别,不过是做得多,还是做得少而已。>
这对于老张来说,也算是一项挑战了。>
反正,三言二拍也是一部实验性的电影,不管外界如何评价,老张确实是这样定位的。>
他既没有想要把它打造成杰作,也没有打算让它成为自己的代表作,代表作那种东西,太多了。>
老张根本就不需要,并且,他也认为那盛名对于他来说,甚至是有些太过沉重了。>
年近花甲的他,反而生出了一种返老还童的心态,想要搞一搞花样。>
比如,你们都说,我老张一出手,部部都是精品(虽然在古导的眼中并不是如此,但架不住外界是这样的看法。)那我就让你们看看,我老张搞花样的时候,会搞出什么样的奇葩。>
我就按照自己的思路来拍,才不管你们认为合不合适,我虽然写好了剧本,早就是成品,但这并不妨碍我一边拍,一边改。>
你们呢?>
对我老张这样的行为,你们能管得了吗?>
你们说得上话吗?>
所以,我说改戏,我就改戏,我说要怎么演,你们就只能跟着我转,于是,吴迪的种种灵机一动,反而是暗合了老张的心思。>
他能够在片场积极的吸收吴迪的各种建议,也是因为,他本来就不打算规规矩矩的把三言二拍拍完。>
于是,一改就要再改,改来改去,许多预定好了的情节根本就没有拍,就跳过去了,而那些原本都没有打算拍的情节却又突然冒了出来。>
以至于到现在,吴迪都搞不清楚,到底哪一部分是老张说的,最后的重头戏。>
不过,到了片场,他却是有了些灵感。>
原本规规矩矩的院落,界限分明,而现在,从一楼到二楼,却搭上了许多框框。>
框框上面还准备了许多保险绳一样的东西。>
“这是要拍武打戏吗?”>
闪电哥早就来了,戏服也是穿好的,他又开始抽烟,很显然,今天是有他的戏份的。>
吴迪大着胆子和他搭话,就是因为,他估计,如果真的要拍武打戏,那么,闪电哥肯定是主演之一。>
闪电哥回过头来,看了吴迪一眼,吴迪瞬间感觉身上的毛,痒痒的。好像有点虚。>
“是啊。”>
“你呢?今天没戏?”>
“没有,所以才不知道你们要拍什么,今天和谁演对手戏?”>
虽然在一起拍戏也有快两个月了,但是,吴迪和闪电哥真的不熟,闪电哥台下也不是很爱说话,通过目测吴迪就觉得和他不是一路人。>
性情完全不同,于是也没有刻意接触。>
而闪电哥呢,虽然对吴迪有些好奇,但是他这个人,一向是兢兢业业工作,其他的事情就没有那么大的热情的。>
现在电影也快拍完了,再过几天就要和吴迪分开,多聊聊倒是无所谓。>
“和小吉林,没看见他都已经上去了吗?”>
闪电哥抬了抬下巴,吴迪感觉,他这个姿势果然是男人味十足,想象一下换做自己……嗯,果然还是不行。>
视线向上,在原本房屋的栏杆外面,为了拍摄方便还架了许多道具,都是那种看起来是普通的物件,其实都是经过了电影道具组精心改良之后,可以发挥作用的一些物件。>
比如草帽,箩筐,都是生活用品,一旦进入了武打戏的氛围,就可以变作对打的工具。>
而看似简单随意搭挂在那里的几截绳索,小串铃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