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前辈们的面子在那里,就算对方对新人一点都不了解,总也会给几分薄面的。>
这个话题不就打开了吗?>
这一次可倒好,到了水城,吴迪和小齐才震惊的发现,在整个内娱团队里,他们两兄弟还算是资深的了。>
小齐先放在一边,吴迪可是已经有了几部重要作品的,现在也正当红,另外的那部短片剧组,基本上都和素人没有什么区别。>
本来这一类的电影,关注度就较低,一般来讲也找不到明星们来主演,从导演再到前台表演的人,大多都是些新人,不止如此,相比电影长片,短片在电影节上也是比较边缘化的奖项。>
即便是电影节上也设置这个奖项,奖项之间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都是平等的。>
获奖的作品呢,都可以得到一座金灿灿的奖杯,至少对于进入主竞赛单元的影片是如此。>
但是呢,话虽这样说,不同奖项之间的含金量还是大有不同的,每一年,人们关注的,可以叫的上号的,都还是那些长片。>
短片明明每年也都有获奖的,但是,能够说出其中一部的人都已经可以算是电影爱好者了。>
甚至可以说是狂热型。>
短片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说入围次级单元的影片了,这些影片来到电影节,主要就是为了找一个存在感。>
同时呢,丰富一下自己的履历,尤其是对于导演而言,入围三大的履历是很重要的。>
你以为横空出世的名导真的有那么多吗?>
那样的天降奇才,终究只是极少数,更多的导演,即便是在三大这样的专业性最强的电影节上,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向上攀爬的。>
绝大多数导演斩获主竞赛的大奖,通常都是在三四十岁之间,这既是那么创作的高峰期,灵感和经验都达到了巅峰,容易拍出质量上佳的作品。>
除此之外,导演个人在电影节上的履历也攒的差不多了,从次级单元,到斩获小奖。>
再到入围主竞赛,最后呢,提名有了,奖项也有了,如果单纯依靠刷履历闯三大的话,一位导演至少需要三部以上的佳作。>
那么,掐指一算,大约也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可以在三大上正式有所斩获。>
于是,小齐和吴迪来到三大现场才赫然发现,不只是没有能够引领他们的老前辈,反而是他们自己就化身老前辈。>
那些拍短片的,比小齐还更加不擅交际,要是按照这个节奏发展,恐怕这一场盛会就变成了热热闹闹的来参加,最后却在国内毫无水花。>
根本就搞不起来热点嘛。>
辛辛苦苦得了奖,却不能在国内抬高身价,获得圈内的认可,这不是白费了功夫?>
你要知道,长片的获奖者,总是会自然而然的受到更多的关注,有的时候,只要一部电影能获奖,不必他们费劲宣传,他们的同行也会自然而然的包围上来,对他们吹吹捧捧。>
主动给他们送上资源。>
没办法,谁让圈里就是吃这一套呢!>
只要有市场,那就有人捧,不过,相比之下,短片奖项的获得者,可就境遇差得多了。>
甚至都不能说是一般的差,很多短片奖项的获奖者的待遇甚至都比不上次级单元的奖项获得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
还不是片长惹的祸?>
喜欢破产大明星请大家收藏:(.sodu777.)破产大明星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