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好是坏你自己把握。>
到时候,这部电影就算是遭遇恶评,还不是要怪在你海哥的头上?>
有你海哥负责背锅,我吴迪又有何怕?>
写就写吧!>
拍就拍吧!>
谁怕谁?>
说到底,现在头顶千斤重担的,反而是吴迪的爱妻,着名导演张枫女士。>
虽然现在的小吴也拿到了小狮子,晋升为新锐大导演,但是,在爱妻的面前,吴迪还是甘愿做小。>
以他们两夫妻来论,到底还是张枫是大,他只能是小,这也不是吴迪妻管严,不敢和她抗争。>
而是,在他的认知里,事实就是如此。>
别人可是扛过票房的女人了,在电影市场上,真金白银的票房永远要比虚无缥缈的电影奖项要来的更加实惠。>
最关键的是,你就算是斩获了三大的奖项也只能说明你具备拍摄一部优秀电影的能力。>
但三大的衡量标准毕竟和普通电影市场有根本的区别。>
能够获奖,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够获得观众认可,拿到高票房,这其中,并没有因果关系。>
既是如此,又为什么在海外获得大奖的,不管是导演还是演员,往往都可以得到国内投资人的青睐?>
难道,他们的眼神都不太好使?>
不不。>
当然不可能了。>
他们的眼神好得很,同时也要相信他们的智商,他们的脑子又没有毛病,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看上毫无优点的人。>
实际上,现在的市场上,能够拍出至少保底质量电影的年轻导演还是很缺乏的。>
导演这个行业,真的不是已经烂大街的,只要你站在大街上,随便吆喝一句,就可以抓到三个导演。>
不可能的。>
好导演真的是很少,尤其是可以帮助投资人保证票房的,那就更是凤毛麟角。>
于是,电影节的获奖作品,尤其是获奖的导演就变成了一个寻找票房支点的好途径。>
不管票房上能不能有保证,至少可以拍出质量还算过得去的电影吧,质量上去了,票房才能有所图,这个思路当然是没错的。>
但是呢,实际操作中倒也不尽然。>
你看,那么多烂的一比的电影,最后票房成绩也不错,拍出那样烂俗电影的导演,就算是他获得了票房成绩,你就能说他是名导,是大导了吗?>
你不能。>
就算有人这样捧你,你自己都不敢接着,你不敢承认。>
但是,那些作品又是实实在在的可以给投资人带来利润,带来效应,让他们赚钱。>
所以,过分迷信电影节的眼光,其实也是不科学的。>
但是,现在,照样还是有很多投资人把眼光放到了小齐的身上,把他当做是一个可造之材。>
才刚刚回国的齐导,就已经收到了新剧本,只是,他对这些蜂拥而至的没有表现出一点兴趣。>
他可是创作型的导演,从来都是自编自导,怎么可能改编别人的剧本呢?>
不过,下一个剧本,他还真的还没有头绪。>
拍哪个题材好呢?>
导演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极少有那种导演,就是什么题材都能够信手拈来。>
拍出自己的风格,拍出一个基本的质量。>
一般来讲,导演的出道作就基本代表了擅长的电影类型,毕竟是出道作品嘛,一定是倾注了最大心血的,做了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那么,对于小齐来讲,不用问,自然是悬疑片了。>
毕竟,一出手就获得了巨大成功,继续走上这条路也是理所应当的。>
只是,下一部电影的选择也确实需要动一番脑筋。>
现在有了荣誉加身,很显然,等到下一部电影开拍之时,资金就会充裕的多了。>
资金充裕了,题材的选择,故事的架构也要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才是。>
比如迷宫吧,确实是个好故事,但是,这个故事从开始到最后着手拍摄,处处都透着一股贫穷的气息。>
这是最根本的,无法改变的。>
那么,下一部电影虽然不见得就要一下子提升档次,但是在拍摄的时候,还是要把氛围搞一搞的。>
不能继续那么穷酸了。>
毕竟,悬疑片还是类型片,比较吃受众,悬疑片的基本受众在哪里?>
还是在广大的一二线城市当中。>
只有这些都市青年,有个基础的悬疑片阅片量,还有很多推理小说阅读史的人,比较习惯走进电影院,去观赏悬疑电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