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又递给青年一盒华子。>
“谢谢哥,谢谢哥。”>
青年顿时眉开眼笑的:“哥,您以后有什么需要跑腿的,或者打听什么小道消息,尽管找我,特别是医院这一块。”>
方彦出手简直太阔气了,也就是两句话,这就两包华子了?>
“好,以后有需要问的,我会给你打电话的。”方彦笑着点了点头。>
“好嘞哥,那您忙。”>
青年点头哈腰的笑了两声,一晃眼就不见了,简直是神出鬼没。>
“方医生,您这样太破费了,回去找林厅给您报销。”慕容婷笑着道。>
“走吧。”>
方彦笑了笑,向门诊楼里面走去。>
像华子和台子了这种东西,方彦边上还真不缺,像高子文、肖国航还有聂金平,都有给方彦送烟酒,方彦自己并不抽烟,酒倒是喝,而且方彦酒量并不小,不过大多数时候方彦并不怎么喝酒。>
无论是上次去江蓝县,还是这次来峰山市,方彦都带了烟,烟酒这个东西,确实是拓展人脉的利器。>
方彦和慕容婷就在门诊转悠,了解着峰山市中医医院的情况。>
峰山市中医医院的患者其实并不算多,远没有庆城市中医医院那么多的人流,也就是个别诊室门口患者能多一些。>
峰山市中医医院划分的科室同样不少,林林总总的,差不多三十多个科室。>
“方医生,您看!”>
在皮肤科候诊区,慕容婷突然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孩子对方彦说道。>
其实不用慕容婷说,方彦都已经注意到了,患者是一位七八岁的小男孩,孩子被妈妈抱在怀里,脸上露着痛苦的神色,眼眶中都有着泪珠。>
小男孩的脸上和脖子上有着疥癣,有些地方还流出了浓水,孩子的妈妈一边抱着孩子,一边安慰。>
“没事了,马上就到咱们了,等会让医生叔叔开点药,吃了就好了。”>
小男孩不说话,表情都是可怜巴巴的。>
小男孩又小,脸上和脖子上的疮疡看着就让人心塞,不仅仅是方彦和慕容婷,即便是边上候诊的一些患者和患者家属都有人时不时的看小男孩一眼。>
方彦还在观察,一位二十三四岁的年轻医生却走了过来。>
“宋医生。”>
小男孩的妈妈明显认识过来的年轻医生,站起身就要打招呼。>
“坐着吧。”>
青年阻止了要起身的孩子妈妈,弯下腰看着小男孩,问:“孩子的病还没好吗,上次开的药没用?”>
“用过了,但是还是和以前一样,时好时坏。”>
孩子的妈妈道:“用了药之后,能好一阵子,但是过阵子就犯了.......”>
“不应该呀。”>
年轻医生抓着小男孩的手腕,一边诊脉一边道:“上次我们苗主任开的方子还是不错的,应该对症才对。”>
“苗主任开的药确实是有效果,但是停了药没几天又这样子。”>
小男孩的妈妈道:“我们家离得又远,每次来都不方便,这次耽误了,又成了这个样子。”>
“嗯.......”>
年轻医生一边摸脉,一边沉吟。>
足足过了好一会儿,年轻医生才道:”这个是疥癣虫病,药应该没错,但是总是复发.......“>
说着年轻医生问:“你们家是哪儿的?”>
“平北县。”孩子的妈妈道。>
“住在河边?”青年医生又问。>
“对,就是住在河边,老房子了。”孩子的妈妈点头。>
“家里采光怎么样?”年轻医生继续问。>
“采光不太好,边上有不少树,把太阳都挡住了,每次下雨,家里的东西都要发霉。”孩子的妈妈回答道。>
年轻医生点了点头,道:“孩子的这个病之所以反反复复,就是因为环境问题,家里采光不行,潮湿,天长日久,所以无论怎么用药,过一阵子还是要复发。”>
“啊.......”>
小男孩的妈妈顿时有点慌乱:“那怎么办,我们家的情况就那样子,这两年看病又花了不少钱........”>
环境问题,那不就是要搬家,可搬家的成本太高了。>
“家里的被褥还是要经常晒。”>
年轻医生道:“如果可以的话,把边上的树木修剪一下,让卧室尽量要能有阳光,也可以买一些杀菌除湿的药剂给家里喷洒一下,这样才能除根。”>
“宋医生,谢谢您,谢谢您。”>
小男孩的妈妈连连道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