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
这就是药性的运用,能够熟练掌握了这种思维,在临床上用药就非常轻松自如了。
现在的中医教材中,《中药学》里的中药是按照功能分类的,比如麻黄归于辛温解表;薄荷归于辛凉解表;麦芽归于消食类。这样对不对呢?也对,对于学习中药的人而言,容易明白药物的大体功效,也就是说按照这种模式学习后,你很快就知道“什么药治疗什么病”!
但这与“什么病用什么药”不是一个概念,虽然只是颠倒顺序,但却是两个方面的问题。
你知道了“什么药治疗什么病”,只能说明你书读到位了,只是记住了书上的东西,没有与临床结合。
打个比方:治病如同打仗,第一步你明白了每个士兵的特点,每种武器的特点,但不一定会打仗,你只有在战场中熟练运用你的士兵,利用现有的武器,针对目前的战役,组织最适合的战略战术,才能取得胜利。
第一步,我在此文就不说了,教材上写的很清楚,我要谈的是如何站在疾病的角度,站在脏腑的角度来学习中药,学习的过程中,希望首先能记住我上一章讲的指南针,记住了,学习就方便了。
我们按照“指南针”的几个点来谈中药,顺便学习人体生病的机理。
人体生命的运行,如同这两个轮子一样,每一个点卡壳了,轮子就无法前进,治疗疾病,就如同修复卡住的轮子,找到卡住的原因,并修理它,就可以了,首先看看肝脏:
1、临床上常见的是肝气郁结,郁结之后就好比轮子上肝这个点卡住了,通过疏理肝气就可以修复,疏理肝气的要有哪些呢?
疏理肝气:柴胡、麦芽、香附、郁金、青皮、川楝子、橘叶、薄荷、白蒺藜。
2、病情失治,气郁时间久了,化火了,如何办?可以清泻肝火。
清肝火:桑叶、菊花、青葙子、决明子
泻肝火:龙胆草、胡连、黄芩、青黛、栀子、丹皮、夏枯草、羚羊角
3、病情失治,病情继续加重,肝气郁结化火,火邪伤及肝阴,导致肝阴不足,咋办?
养肝阴:山萸肉、生熟地、女贞、阿胶、白芍、乌梅
4、病情失治,继续加重,除了肝阴受损,已出现肝叶枯槁,萎缩了,咋办?养血柔肝!
柔肝养血:当归、白芍、首乌、枸杞、鸡血藤、木瓜、鳖甲
这分四个层次将肝气郁结导致的病理变化列出来,临床上遇到肝气郁结,时间较久的患者,就可以参阅选用上述药物。
5、那么除了肝气郁结,还有没有其他病机呢?轮子上这个点还有没有可能出现其它问题?还有!
肝气当升,如果升发不够怎么办?如果升发太过怎么办?
升发不够,为肝气下陷,有的称为木气下陷水中。升发肝气就可以了,一方面补肝气,提升升发力度,可以用黄芪;另一方面,可以运用升提的药物,如柴胡、薄荷、生麦芽。
升发太过,肝气上冲会出现偏头痛,有的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那就降气,降肝气就是“镇肝、平肝”,为什么称为“镇”“平”,就好比国之内部出现***,要镇压、要平息一样,这里就是镇压肝气,平息肝气,虽然听起来有些粗暴,但用药也是这样,不能含糊,不然肝气上逆,就会出大问题了!
镇肝:代赭石、灵磁石、石决明、珍珠母、生龙牡
平肝:菊花、白蒺藜、天麻、勾藤
假如患者肝气上升,失去治疗,已经化风,手已经开始抖动,如何办理?这就要求除了镇肝、平肝的同时,还得熄肝风,熄肝风用什么药?
熄肝风:羚羊角、勾藤、天麻、白蒺藜、僵蚕、全蝎、蜈蚣
6、靠镇肝、平肝、熄肝风可以缓解病情,如果不用药了,肝气又上升太过,咋办?有办法,古人创立了“滋水涵木”的办法,即补养肾阴,来滋养肝木,肝气就会变得柔和,就不会升发太过了。
补养肾水用什么药?很多了,到下面将肾这个环节时细谈。
7、除了上面讲的,肝脏这一环节,还有没有其他问题?还有,如受寒,寒凝肝经,睾丸疼痛等,可以采用:吴萸、小茴、仙灵脾,荔枝核、川椒。
肝藏血,肝气郁结也可以导致肝脏血瘀,可以选用川芎、桃仁、红花、三棱、文术、乳香、没药、五灵脂
8、还有一点,湿邪停留肝经,导致肝经湿热过重,可以选用:栀子、龙胆草、黄芩
明白了这8点,修轮子上肝这个点就算有眉目了,这样学中药就会将教材上的内容与临床结合起来。
我们再来看看心,从“心”的角度学习中药。
我们再来看看心,从“心”的角度学习中药。
既然是从心脏的角度学习中药,我们得看看心脏的功能,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这样学习可能就目标更加清楚些。
心属火,藏阴血!心主血脉,心藏神!其华在面!
既然属火,就存在火力过旺与火力不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