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都市小说 > 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 > 第八十七章 支了五百块钱(1/3)

第八十七章 支了五百块钱(1/3)

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这次让你出力,倒是便宜了整个双水湾,回头我想办法给你家贴补些工分。”

重新落座后,老支书看着孙向阳说道。

沙坪坝那两百个劳动力,对于双水湾来说,可是一股不小的支援,按照出一个月的义务工来计算,相当于双水湾全年十分之一的劳动量。

毕竟双水湾的社员也不可能三百六十五天,全年无休,每年还得承担一部分社里的义务工,这么一平均下来,绝对绰绰有余。

关键是省出来的这部分劳动量并不会被浪费掉,可以做些别的。

“工分就算了,回头帮我从账上支点钱,我这趟出去准备去县里逛逛,看看买点东西,这笔钱就当是我借大队的,等过两年手里宽裕了,再还。”

孙向阳没有假清高的说不要,只不过却换了一种方式。

如今还是集体,有些账不能算的太清楚。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沙坪坝的支援是因为孙向阳的缘故,就算直接给他几千工分,双水湾仍旧赚大了。

可事情却没这么简单。

也容易生出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之前沙宏成才没有直接提出,要给孙向阳多少钱,多少报酬。

那样不是为了孙向阳好,而是害了他。

反观现在这种义务工方式,才是对孙向阳帮助最大的一种。

没瞧见,老支书都主动给他补贴了?

但问题是,这份补贴,孙向阳不可能要,吃相太难看了。

所以提出了从大队借钱。

这笔钱,肯定是要有借条的,也就是说,得还。

如此一来,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因为社员跟大队借钱,借粮食都是常有的事情,只要每年年底统计工分,算账的时候还掉就可以了。

关键是,孙向阳其实也没想过要赖账,为了这么点钱就败坏自己的名声,不值得。

别看现在让他拿十块钱都没有,还得回家跟张桂花要。

但两年后,别说十块,就算几百,几千,对孙向阳来说也不算什么。

“行,你要多少?五百够了吗?”

老支书出手豪气。

尽管他自家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但大队的账上,却有。

“够了。”

孙向阳点点头。

以如今的购买力,只要不买电视机这一类的奢侈品,光是生活物资,根本就花不完。

五百块,能买两三千斤面粉,能买两万斤白菜,怎么花?

随后,老支书陪着孙向阳去了趟大队办公室,从孙庆余那边支了五百块钱,全都是十块,五块,两块的,厚厚一大叠。

毕竟这会可没有一百元一张的纸币,最大面值的就是十元,也叫大团结。

等孙向阳离开后,老支书将孙向阳刚刚写的借条抽出来,认真的打量了一下上面的字迹,然后将烟锅子塞满烟丝,先是用火柴将借条点上,继而用借条把烟锅点上。

短短几秒,那张写着五百块的借条便化成一堆灰烬,同时老支书的嘴里,也吐出一阵烟雾。

“还别说,味够呛的。”

老支书摇了摇头。

旁边,将抽屉锁起来的孙会计,看了一眼地上的灰烬,摇头苦笑。

五百块的借条啊,劲能不大?

“上午沙坪坝姓沙的来请向阳出山找水,知道人家拿的是什么吗?”

老支书这才开口解释起来。

“什么?”

孙庆余之前也在孝先井那边,自然知道沙宏成来了。

没想到对方竟然是来请孙向阳找水的。

“两百个人,一个月的义务工,算成工分,能值多少来着?”

“只算男的,六万工分,要是按男女各一半来算,五万四千工分。”

孙庆余轻轻松松就将这笔账给算了出来。

“对,就是这么多,姓沙的为了请向阳帮忙,出了两百个劳动力,自带干粮,以义务工的方式,帮着咱们把岔沟子那块地给开出来,伱说我给向阳支五百块钱,过分吗?”

老支书轻飘飘的说道。

“不过分,应该的。”

孙庆余脸上也有些震惊,随即就想到了双水湾那口井。

虽然两者因为情况不同,没有对比性。

但假如没有孙向阳,双水湾想要找人找到水,打出这么一口井,得花费多少?

甚至相比这口井,那岔沟子的黑垆土地,明显更重要。

可现在,就因为孙向阳属于双水湾,他们就轻飘飘的得到了。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刚刚老支书让他给孙向阳支钱,他才那么痛快,甚至连原因都没有问。

后面老支书把借条烧掉,他同样没有阻止。

即便如此,他也没想到,沙坪坝会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你以为就这样?别的就不跟你说了,咱们不能仗着向阳是自己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