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瑶天天给明珠讲解一小段经文,然后让明珠抄二十遍,当然,不是抄完就能了事,字迹必须端正干净,不能有一点的瑕疵,若是不符合请求,也不处分,但是得补上来。
牛阳晖嘴角含着笑意:“我也不累,帮你磨墨吧!”牛阳晖感到看明珠抄写经文还挺有意思的。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明珠才算完工“以前念书都没这么累,咳,早知道当日就不答应她了。”
牛阳晖忙说道:“做什么事都需要恒心,不可中途而废。”月瑶让明珠抄写经文的效果很显着,这几天明珠都没跟他红过脸,这对牛阳晖来说可是非常难得。
明珠哀叹一声,她没完成任务月瑶不会骂她也不会责罚她,但是月瑶会说晟哥儿两兄弟就算先生安排的课业再重都没跟她抱怨,弄得她都没处所放了,哪里还敢懈怠。
想到这里,明珠问道:“晟哥儿随着李先生也有半个多月了,怎么样?还好吧?”
牛阳晖摇头道:“岂止是好,跟晟哥儿与旭哥儿比起来,曜哥儿两兄弟都成了反面教材。”两孩子如今跟曜哥儿两兄弟一起学论语,要知道,晟哥儿可是小自己儿子两岁。
明珠吓了一跳:“晟哥儿兄弟俩这么会念书?”由于明珠太娇宠孩子了,所以孩子的学习牛阳晖不让明珠插手。
牛阳晖笑道:“是会念书,据晟哥儿兄弟自己说,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听二妹念千字文百家姓,等他们满了四岁就启蒙,然后天天要将学的字写十遍,一个字写不好就得重新写一遍,对他们请求非常严格。”也正由于月瑶这么严格,所以两个孩子固然年岁小,但字写得比曜哥儿两兄弟都好。
明珠感到月瑶太严格了。
牛阳晖无语地看着明珠,幸子孩子没交给明珠,要不然孩子真得会成为纨绔的:“现在孩子还小,差距还小,若是再不严加管教,过个三五年,晟哥儿三兄弟就得将曜哥儿远远甩在后面,将来几个孩子拍马都赶不上了。”不说将来,就是现在,斐哥儿已经将他的两个小儿子给甩在后头了。
明珠赶紧转移话题:“说起来,安之琛在西北,我都担心不已,可看月瑶的脸色,似乎并不担心呀?夫君,你说这是为什么?”倒不是认为月瑶就冷血无情不在意丈夫的逝世活,只是月瑶也太沉得住气了,让明珠感到有些怪异。
牛阳晖对此实在很佩服月瑶的,由于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越要沉得住气,要不然整天愁眉苦脸的,影响最大的实在是孩子:“你没见着可馨跟晟哥儿他们都很安静,那是由于他们受了月瑶的影响,你呀,你要是有二妹一半的沉稳我就不担心了。”要是月瑶整天提心吊胆,担惊受怕,几个孩子确定也随着担心了,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明珠听闻倒是笑了起来:“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感到有些奇怪了,几个孩子好似一点都不担心表弟会有生命危险,似乎特别信任表弟能打胜仗。”
牛阳晖不感到奇怪:“二妹那么镇定,他们镇定实属平常。”孩子这么有信心,都是月瑶给予的。
明珠却有些担心肠问道:“西北的仗,应当没那么轻易打的吧!”靖宁侯府是以战功封爵,父亲兄长都是武官,耳濡目染,明珠对西北跟蛮族还是有所懂得的,蛮族的人,骁勇善战,据说是天生的战士,这样的种族既然敢寻衅,决计不是血汗来潮,确定是有备而来,明珠感到这确定是一场硬战。
牛阳晖沉思片刻道:“蛮族在英宗天子手里差点灭族,不过经过这几十年的休养,蛮族想必已经恢复了元气,不过你也不用担心,蛮族再厉害,也打不过我们的。”大元朝国库充盈,兵强马壮,蛮族敢来寻衅,那是自寻逝世路。
明珠嘀咕着道:“遭殃的还是老百姓!”
牛阳晖面露诧异,没想到明珠还有这样的觉悟,他还认为明珠就关心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
除了牛阳晖跟明珠关心西北的战事,京城的人也无时不在关注着西北的战事,靖宁侯罗韶自然也是密切关注了。
罗韶再一次看完西北的战报以后,心情很愁闷,远想当年蛮族进犯元朝,英宗天子亲征,将蛮族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当时英宗天子是想灭了蛮族,可是满朝文武没一个答应的,还有一个大臣竟然冒逝世上荐,直言英宗天子的行动是暴君所为,成果英宗天子最后只能放弃了那个打算,改为征收蛮族的岁贡,若是当年将蛮族灭族,哪里还有如今的麻烦。
身边的幕僚忧心忡忡地说道:“蛮族来势汹涌,我们的部队已经连连吃败仗,侯爷,这可不妙呀!”
罗韶只有四个字:“静观其变。”天子年老多病,猜忌心越发重了。若是天子没点名,他也不能贸然插手西北的事。
幕僚道:“侯爷,安将军是你一手提拔上来的,侯爷你看是不是……”安之琛是得了靖宁侯罗韶的扶持,可谁能想象得到,安之琛到了西北立稳脚跟以后,就不再听侯爷的命令了,对于侯爷的吩咐,他都是阳奉阴违。
罗韶面色非常丢脸地打断了幕僚的话:“你先下往吧!”
天子用着他,却又防着他,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