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千户将商永信带了回去,对于栾千户会把商永信怎么样,陆远并不关心。
陆远相信以后栾千户如果识趣点,应该会对自己做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然只能被自己给提前除掉。
威武军的野战兵们再次都解散了回去。
新年前夕的清泉寨总算是有惊无险,再次归于宁静。
腊月二十八日这一天。
清泉寨各方面的主要负责人陆续来到了总旗官衙门,开年终总结会议。
负责整个清泉寨民事管理的彩衣汇报了最新迁来清泉寨的流民数目以及现在清泉寨的人口统计。
费叔与申光祖则各自汇报了各自所带连队的训练进度。
而汤信则汇报了整个军队的违纪情况。
总的而言。
整个清泉寨的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
不过,现在还没有出息大规模的流民迁徙到清泉寨,毕竟满清现在还没洗劫山东,而流贼也没在这一带流窜,所以流离失所的百姓还不算多。
所以现在清泉寨的民事管理还不是太难,总人口依旧还未过千,犯罪事例也还没发生,使得陆远还不用在司法上下功夫。
至于威武军也还没出现严重的扰民欺民情况,这一点也让陆远很满意。
当他也并没有因此放心地认为自己的军队已经做到真正的纪律严明。
因为在清泉寨的居民大多数这些野战兵的亲友,所以这些野战兵没有发生严重的欺压百姓事件也很正常。
至于训练进度陆远也很满意,因为现在的威武军已经能保持规定的阵列执行作战任务也能做到听从号令。
陆远已经打算在年后找机会让自己的这支军队找机会再遇到满清八旗兵前进行实战训练一次。
接下来。
便是左铁臂汇报整个春风钢铁厂和春风机械公司以及春风化工公司的运营状况。
让陆远没有想到的是,铁矿石依旧不够用。
因为陆远没有让钢铁厂凸冶炼的节奏,高炉一直在增加的状态,整个钢铁厂对铁矿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但因为采矿组的工人数量不多,再加上如今的采矿设备又不是很好,所以采矿速度还是十分的缓慢。
也就导致整个矿区的铁矿产量依旧满足不了钢铁厂的需求。
“现在我们大约还需要每个月增加三千斤铁矿才能满足时下钢铁厂的冶炼需求,而且机械公司的钢铁需求量还在持续增加,这也就意味着以后的铁矿需求会越来越多。”
左铁臂说道。
陆远点了点头:“铁矿不一定非得我们自己采,必要时可通过买卖的手段购得铁矿,另外还是人不够,整个清泉寨的人口还没过千,除去老人和小孩,把女人用上,也不过数百人。”
“可人数增加,粮食消耗量也会增加,姑爷,我打听了一下,整个清泉寨往年的粮食产量连原有的二十四户军户都不够吃,一遇灾荒他们害得挖野菜度日,如今我们已经不只是二十四户军户,整个清泉寨已经超过百户人家,这些人现在全靠的是拿银子买来的粮食吃用,百货商店基本上又是平价出售,又赚不回本,如果再增加人,一旦买不到粮食,清泉寨就会出现饥荒的。”
负责清泉寨民事的彩衣站起来说了一句,现在的她已经习惯了和陆远等人坐在一起议事的方式,别看她才十三岁,但她却是在场的人中除陆远外最有文化的,有时候考虑得也还很周全。
“清泉寨得有自己产的粮食才行,而且还得产出足够清泉寨所有人吃的粮食才行,最好是还能囤积点粮食,但清泉寨的地理状况决定了她不适合种粮食,或许引进耐寒高产的作物可以,我让萧春来派人去南方或者到更远的濠镜打听一下有没有什么耐旱高产的番外之粮。”
陆远提出了自己的办法,当然他其实真正想的是一定得在最快时间扩张领地,水阳寨不是良田多吗,商永信既然敢招惹自己,那就别怪自己到时候在他的水阳寨来一场土改。
众人没再说什么,毕竟购粮食花的是陆远自己的钱,除了彩衣作为陆远的屋里人对此颇为忧虑外,其他人倒也没太多的焦虑,在他们看来,如果清泉寨真养不了这么多人,大不了各自回临清便是。
年终会议结束后,陆远算是总结出了三点问题。
一是铁矿石依旧处于紧缺状态,每个月得要有三千斤以上的铁矿购进才行。
二是劳动力还是处于不足状态。
三是清泉寨的农业没有得到发展,越来越高的粮食需求导致陆远在清泉寨的财政还是处于赤字状态。
但无论如何。
年总是要过的。
陆远带着这些问题回到了临清州。
“公子,我打入张家的眼线回来说,张家现在似乎倒也规矩,没有因为窦顶和谢三的死说事,那个张恒如今只在学建奴那边的话,好像是准备将来也跟着他父亲做关外的生意。”
陆远一进城,屠大柱就先把陆远带进了一家客栈,然后秘密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