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的雇佣军体系训练另外两个,剩下的骑兵、工程部队、后勤,则由军团长赖斯-玛修斯直辖。这简直是.....乱弹琴。
就因为图拉克这个命令,把本来关系良好的利亚和摩缇葵拉逼到了对立面。
利亚所秉承的军团战术,以步兵为中坚力量,优先建立牢固的阵型。通过不断地对敌方的阵列施加压力,寻找到可供突破的薄弱点。然后,以密集的编队在狭窄战线上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击溃对方。因此,盔甲齐全的重步兵是军团的首选。远程投射部队则用于骚扰、破坏对方阵型,为主力步兵创造机会。
摩缇葵拉长年跻身雇佣兵的队伍,战术战法带有浓厚的伊姬斯风格。擅于利用配备匕首、弯刀以及弓箭、投枪、飞镖的散兵部队,以偷袭、突袭的方式给予敌方最大程度的杀伤,并在对方反击前分散兵力,撤退到有利的地势地形重新组合,伺机发起另一轮攻击。步兵队列仅在阻碍对方过度追击时才会使用。行动迅速的轻装部队,更适合这样的情况。
要判定这两种战法孰胜孰优,恐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帝国军团密集阵型的威力,在早期统一阿蔢达尼亚、征服米索美娅、威慑西瑟利亚的历史阶段,以及与亡灵长达数百年的战争中,都已得到验证。然而,在帕加和伊姬斯的荒漠、沙漠地形,帝国军团与游牧族散兵、骑射兵的对决时并未获得一边倒的优势。相反,往往出现部族军队无法攻破帝国军团的阵地,帝国军团也无法对部族军队实现有效杀伤的局面。甚至还有过帕加骑兵经过数十乃至上月的游击战斗,拖垮了整支帝国军队的战绩。在与伊姬斯城市联邦部队的早期接触中,帕斯米尔沙漠也成了帝国军团难以逾越的险地。萨玛什-尼森哈顿的成功,除了帝国军团兵的素质以及军团卓越的攻城能力,更多的是借助了伊姬斯的投靠势力。
简而言之,轻装散兵可以在投射武器足够且地形合适的情况下一层一层地剥去重步兵队伍的防御;但若是缺乏运动的纵深,或以势迫使对方正面交战,则重装步兵阵列可以轻易击溃同等数量乃至两倍数量的散兵。伊姬斯既有开阔的沙漠地形;在其腹地,也有适合军团作战的地貌。利亚始终坚持,以训练有素的少数部队控制沙漠间的绿洲、水源地,就能很好地控制大片的地域,这是帝国能够长期控制伊姬斯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摩缇葵拉也没说错——图拉克近阶段在伊姬斯可能遇到的敌人,只会是小股且行动敏捷的盗匪类部队。要如何取舍,的确是个难题。
图拉克很偷懒地把问题丢给两组观点极其对立的群体,试图以此调和十三军团的能力。最终的结果如何,恐怕他这始作俑者也很难预料。对于他这样的做法,利亚除了暗中鄙视,就是无奈接受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