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我上个月的俸银有一部分就是发的大米。”
“这些年,我们扩充骑兵买战马花了多少钱?和辽金两国交往花了多少钱?我朝大量铜钱、白银外流,已经造成硬通货短缺,朝廷库银已经所剩无几了。所以,以库银为标准发行纸币是行不通的。”
“没有库银,我朝发行纸币以什么为依托呢?”王黼像学生一样地问道。
“以朝廷的信用为依托!或者说,以朝廷的税银为依托——能收多少税,就按比例发多少纸币。我们不需要准备金制度,让应收税银都转起来。”蔡京决定发行纸币是有他一定的思想基础的,绝对不是信嘴胡来。
以此逻辑发行纸币是王黼想不出来的,他想都不敢想。他知道,这样发行纸币的风险更大,搞不好会通货膨胀,造成难以挽回的金融风险。他想提出反对意见,又怕官位不保,只能按蔡京的意见办。于是说道:
“太师方法可行,发行比例定为多少呢?”
“初期纸币按税银10发行,后期按需要进行调整。”
“这样算,初期就要发行700万贯?”
“你算的没错。”
“仁宗时,一年才发行126万贯,比过去……可多出了不少?”王黼有些担心。
“不用担心。经济在发展,墨守陈规是不行的。”蔡京非常有信心地说道。
“是的,我会按太师意见办的。”王黼心中暗喜,他意识到,蔡京虽然说话严厉,实际上是在教他工作方法。财权是一切权利的核心,由他掌控的“钱引务”,那是座一金山,一座随时会喷发的金山。
“将明呀,你知道‘钱引’怎么用吗?”蔡京问道。
“我知道:一部分用作前期建设基金,一部分给开发商做贷款。”
“现在有谁申请了贷款?”
“提交申请的有两家:一家是,锦绣山河房产开发公司;一家是,广厦千万间房产开发公司。他们一个主营盐务,一个主营漕运,都是朝廷的垄断产业。”
“有私营企业吗?”
“还没有。”
“西门建筑公司奉献《清明上河图》有功,你不能忘记了他们。”
“西门庆……办贷款有抵押吗?”
“你看着解决吧。”蔡京说话时显得有些不耐烦。
王黼这才明白,蔡京此次来的目的是为了给西门庆和贲四这个清河县的草台班子办贷款来的。蔡京说“你看着解决吧”的语义他心知肚明,于是说道:“太师,我会想办法解决的。”
“好啊,将明,我希望我没看错你。”蔡京满意地点点头起身要走。
“太师,您别走,皇上就在隔壁。”王黼用手一指意阑珊。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