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晟视之,系统显示张温姓名,卫尉职位。
方才知道,此人便是与自己执金吾,城门校尉职位同性质,不同区域的守卫官员。
张温不在意其他惊讶的目光,又疾声大呼。
“洛阳逢乱,盖因外州边陲兵围,京师守备虚弱所致,如今,选一忠良,厚实军备,增强卫军,方能抵御外臣之窥视!”
此话引得百官中不少人频频点头,董卓脸涨如猪肝色,挥剑直指张温。
“皇宫两次遭劫失责之罪,董某还未与你计较,如今意欲何为?”
说罢暴起举剑欲刺。
一道身影闪过,拦住了董卓愤怒的一劈。
正是林晟,不忍心殿内再起血腥,竟手掌接住董卓的剑锋。
剑破手掌,血肆意而流,滴答滴答的清脆声在肃静的却非殿格外清晰。
“董公!难道你要杀尽洛阳人?”
话音落,殿外瞧见状况的吕布四人迅速进殿,拔刀剑围住林晟,将要斩林晟。
董卓挥手示意四人退出,又手上使劲,剑入肉更深,血流见涨,然林晟不改色。
环顾一周战战兢兢的百官丑态,董卓不怒反笑,眼神发亮。
“林校尉,我只斩有罪之人!”
林晟昂头,轻拨剑锋。
“我自领百官罪,陷洛阳动乱,削职为民!”
说罢,拿出城门校尉,执金吾以及上军校尉印绶,举头奉上!
“望董公,善待帝上,善待百官,善待洛阳城民,善待天下万民!”
未及董卓回应,又几声急喝!
“不可!”“不可!”“不能啊!”
顿时,再怎么仇恨林晟的大臣,也想到了林晟去兵权的后果。
与其董卓一方势大,无法无天,不如让林晟违背祖制领三军,也有个震慑。
这番举措与殿堂事故,终于超出了李儒的预知,也打乱了董卓的布局!
董卓回头看了眼李儒,李儒缓缓点头。
心中尽是疑惑,又不甘心的大喝。
“林校尉这是责批我滥杀无辜,祸害忠良!”
林晟摇头。
“非也,董公有大义,大志,粗鄙之人尚不能理解,故而死谏抵触。然天子殿前,不宜图匕见血,为董公正名,请赐罪吾身!”
董卓听罢,丢下手中剑,推回林晟手中印绶,感慨长叹。
“世人皆不懂我仲颖,唯华明也!”
林晟有些意外,自己这番拼死一搏,本抱着博个偌大名声,而后逃去关东,学袁绍再起炉灶。
而今董卓不为所动,反而退回兵权。
是洛阳未能全握,还是另有所谋?林晟不知,但如果真的留下三职,往后洛阳,董卓行事,自己必是董卓尾大不掉之难。
机智如李儒,不可能想不到!
一旁张温额头虚汗不止,带着赞赏与感谢的目光看着林晟。
尽管兵权收回,但林晟的这番表现,立竿见影,为百官称颂,为忠义之士赞扬,既出却非殿,便也天下闻名了吧。
事毕,董卓不想再起事端,便让李儒扶了刘协离开朝堂,一众百官俱皆拜伏以送,纷纷退殿。
走出殿门的那一刻,看到吕布与李肃凶神恶煞的眼神,轻声一笑,伸手往空中一摸。
活着真好!
殿内的乌烟瘴气,刀光血影,实在沉闷。
再看青琐门前,一众百官停立等待,眼光聚拢林晟,分明等待多时。
林晟便要踏步而去,便被一声清朗呼喊叫住。
“小将军!”
林晟回头,却是送完刘协回到殿前的李儒。
“郎中令!”
“董公有请!”
说罢,抬手一指,殿前左侧停放一辆马车,正是帝王出行车辇!
不及多想,身后又来俩将,华雄胡轸,携裹林晟往马车行去。
青琐门前百官见状,俱皆叹息,纷纷散去。
至马车前,便闻车内董卓大声邀请。
“林校尉,上来吧。”
林晟推辞,拱手一拜。
“坐拥天下车辇,恐为天下非议!”
“天下?”
董卓一掀车帘,露出肥胖身躯,脸色狂妄。
“天下就是我,董卓!”
林晟摇头。
“天下不是董公,是天下万民。”
“待我重整西凉兵,何谓万民,何谓天下,尽皆蝼蚁也!”
“然则孤家寡人,众叛亲离,身死道消一途也!”
听到林晟不加忌讳的直言,董卓哈哈大笑起来。
“果如儒所言,你小子事达通明,高谋远瞩,王佐才也!”
“谬赞!”
声音落,背后李儒笑道。
“非我谬赞,群臣尽知,董公自知也。”
林晟一愣,自己并无士子身份,无儒学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