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晟兵马行至孟津,已过响午。
渡口船只不够,一众将领带兵沿河搜捞渔船。
荀攸,华雄二人陪同林晟留守。
忽京城有一骑飞奔而至。
正是林晟命令徐晃一日三传的信使。
信中内容简短,事情倒是重大。
太傅与司空最后决裂,较力于官署区,后太傅内乱,西凉兵血洗官署区。
收起信封,让信使回城,林晟良久不语。
这番董卓,算是彻底清除了他掌控天下的最大绊脚石。
荀攸看罢林晟递与的信封,长叹一声。
“林中郎,天下容不得他了。”
有着华雄在场,荀攸没有说出他是董卓。
林晟有些挣扎。
是就此离开洛阳,于一处起兵,还是回洛阳,与董卓共进退?
知晓历史的最大痛苦,就是知道结局后的患得患失。
如今,已经完全偏离了历史轨道的三国,仍然无法让林晟果断选择。
“先诛灭张扬!”
荀攸点头同意。
毕竟这是以朝廷名义发起的讨贼。
船只搜索后仍旧不够,九千兵马分了若干趟才一一渡完。
至夜,大军因渡河延误,才行至河内郡温县,为了不扰民,林晟将部队置于县城外二十里。
这一日的二传信使只带来了洛阳动乱平息,神秘部队往关东撤离的消息。
在帐营中,林晟与荀攸等待最后一传。
听得马蹄声,与守营兵卒的喝停声,林晟与荀攸也出了营帐。
信使下马递与信封。
其内写着袁隗一族的结局。
三日后南市斩首,共八十一人,其中有袁隗,袁基等。
林晟猜到有这种必然结局,但是历史提前了,那么十八路诸侯仍然会来反董吗?
荀攸看完纸条内容,沉思不语。
打发完三传信使,林晟进帐,荀攸跟后上谏。
“五官中郎将须得速破张扬!”
“先生有何计教我!”
“瞒天过海!”
初晨,林晟点将集合,徐荣不见,以集粮任务告知众将。
大军往北行。
张扬在上党郡治所壶关县旁的长子县,直逼上党太守张守。
而从司隶入上党长子,必须横跨太行山,王屋山连脉。
有三径可走,从西向东,分别是轵关陉、太行径、孟门径。其中又以太行径通丹河,最为通坦。
将昨日三传信使的消息公布于众后,林晟便下达了急行军的命令,往太行径。
从河内温县至与上党郡交界的野王县,不过半天。
林晟将要面对的便是太行径第一关,天井关!
“形胜名天下,危关压太行!中郎将大人若要破此关,非外攻内应方为效!”
荀攸抬头看着高山崇岭中的巍巍雄关,其下有三座城堡,一条溪流。
“我看张扬兵不过万,又被诏令成叛贼身份,各县令虎视眈眈,此地绝不敢放重兵把守。”
说话的是吕布,其中意思便是让林晟强攻。
“那依骑都尉的意思,这天井关多少人可破!”
吕布不屑道。
“有文远足矣!”
林晟看向一旁默不作声的张辽,莞尔一笑。
“如此,祝吕将军旗开得胜!”
张辽听到林晟如此话语,顿时拱拳一拜,抽身随吕布离去。
荀攸意味深长地看着林晟。
“五官中郎将倒是大胆!”
林晟知道荀攸的意思,若吕布与张扬有谋,则张辽此去,必无生还之机会。
但是林晟就在赌,赌吕布重利轻义!
再看向已经渺小的吕布二人,灵敏的身影矫健往山腰关口。
略停顿,天井关城门大开,吕布张辽进,城门关!
稍事,城门再开,张辽挥戟。
林晟立即率军前进。
直至入关,关内横七竖八躺着百来具尸首,吕布满身血污地站立当头。
“吕奉先当世之勇将也!”
林晟进关后抚掌赞扬。
吕布满面自傲,喜色溢于言表。
从这一刻,林晟已经将人中吕布从自己的下属名单中彻底剔除。
他的存在,要么是借刀杀人的刀,要么是痛打落水狗的狗。
过了天井关,便是一个小型盆地,有县名为高都。
在林晟想要找高都县补粮时,才发现,高都县名存实亡。
县内也就一些老幼残寡,风中摇曳,满目凄凉。
连树皮都尽皆扒光,更别说食物。
林晟给高都县残存平民留下了一些粮食,便直接率军赶往长子县。
背后尽是青天大老爷的呼喊,林晟听的心疼。
这个乱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