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不到,齐山所有的百姓都知道了,从今往后,县衙收六成税的事,还有县城建城墙的事及贡献值的事。>
八成的百姓沉浸在县衙免了其他税,只收六成税的喜悦中,县城建城墙还有贡献值的事,他们不关心也不在乎,听过就算了。>
还有二成的百姓,将贡献值的事记在心里,一家人凑在一块仔细琢磨后,又问了村长的意思,家里抽出个汉子去县城干活。>
........................>
在齐山的外面,成千上万的瘦骨嶙峋难民,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步履蹒跚往齐山去。>
........................>
自打公示贴了那天起,县城的百姓都在等着衙门招工,天天有人跑去告示牌那里看,左等右等,还没有等来衙门招工的事,性子急躁的人着急了,跑去了马主薄家。>
“马叔,衙门什么时候招工?”>
“这么久没动静,衙门是不是不建房子跟城墙了?”>
“马叔,衙门到底什么个意思,您老人家知道吗?要是不招了,俺们就不等了。”>
“就是啊,土里的事也多,光这么干等着不是个事啊!”>
“就是啊!衙门倒是给个实话啊!”>
马主薄扫了眼屋里,七嘴八舌议论的众人,手里的烟枪敲了敲桌子。>
“急什么,衙门出了告示,肯定招工。看看你们一个个像什么样,光掂记着你们那点私心,只想着赚钱。县太爷建城墙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俺们县城的人!看看你们,看看你们……”>
马主薄恨铁不成钢,“衙门现在没有动静,自有衙门的考虑,都回去等消息,等不了的,爱咋咋地。”>
众人看了眼沉着脸的马主薄,不敢再放肆嚷嚷,离开了马主薄家。>
.......................>
“大人人呢?”>
两天不见县太爷来公堂转悠,县衙里也不见他人,杜淳安招来外面的衙役询问。>
“大人好像跟着老孙头出去了。”>
“他跟老孙头去做什么?”>
“不知道!”>
杜淳安琢磨了会,没琢磨出什么来,不管了,继续忙手里头的事情。>
………………>
青云忙,很忙,非常忙!>
告示贴出去了,她甩手不管了,带着几个捕快衙役跟着老孙头他们去山里找石头。>
不要误会,不是建房子的石头,是英雄牌的石头。>
他们一行七八人,跟着老孙头在山里转了四五天,青云看中了一块高三丈,宽两米的大青石。>
“孙老丈,这块石头我要了。”>
“大人,你要这么大的石头做什么?”>
县太爷要跟着来,老孙头以为县太爷信不过他们,要自己来挑。可看县太爷的表情,不像是来挑假山石头的。>
老孙头围着石头转了一圈,是块好石头,整体都是一个色,没有其他杂色,石头表面也光滑,不可多见的石头。>
“这次剿匪,牺牲了很多人。这块石头将会记下他们的名字,跟齐山永远同存。”青云没有隐瞒,眯着眼说。>
老孙头愣了下,而后敬佩地看了眼县太爷。>
挖掘了一天才挖出那块石活,青云他们一行人,拉着那块石头回去了,老孙头他们还留在山里继续挑石头。>
县城的百姓看到县太爷拉着石头回来,跑来看热闹,有那个性跳脱的年轻人,看了看板车上的石头,又看看推车的县太爷,上去搭把手帮忙。>
“大人,你拉这么大的石头回来做什么?”>
青云笑眯眯的,有问就答,顺便又给自己刷一波好感。>
“上次衙门的捕快衙役带人去剿匪,牺牲了不少兄弟,他们是为我齐山百姓死的。做出这么大的贡献,我身为齐山的父母官,做不到让他们死而复生,也不能让他们白白死了。>
就想着立一块英雄碑,将他们的名字刻上去,让咱们齐山的百姓,不要忘记了为了齐山太平死去的人。让他们的英灵有个安慰!”>
围着看热闹的百姓,愣了愣,然后都默默地走过来帮忙推车。>
那些等着招工等急了的人,看县太爷很好说话,原想问问招工的事,听了县太爷这话后,个个羞愧死了。>
青云他们到了家门口,她要给剿匪死去的人立英雄碑的事,像龙卷风刮遍了县城,打破了他们对朝廷官员的三观。>
“县太爷仁义啊!”>
“县太爷心怀百姓啊!”>
“是咱们齐山之福啊!”>
家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