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喂,为什么你也会被抓进来啊!”你这家伙这么精明,竟然也会有今天?!真是大快人心啊不对,真是太奇怪了……
“没有看见你出来,有点担心,凑得近了点,然后被发现抓进来了。”
“……你真的没准备什么后手吗?”我不信我不信我不信啊魂淡!
“是的,情况有点糟糕。”
“你妹……那现在怎么办?”反正你总有办法的吧。
“等。”
“等?等他们来问我们?”
“嗯……你这边调查结果怎样?”
“我这边?你已经知道了吧,这是个邪教,今晚其实是他们教团的祭典,刚刚他们将一个活人处决献祭了。”
“详细说说……从头到尾,所有能回想起来的细节,都跟我说清楚。”
……
“虽然还说不上成熟,但也做的不错了。”听完后夏齐给了个评价。
“那是!”老娘可是冒了生命危险的口牙!难得被夸一句,梁思得意地扬起头。
“我不是说你,”下一句话让梁思脸瞬间黑下来了,“我指的是这个‘德夫曼圣会’,他们的做法稍加改进可以编成一本《邪教养成手册》了。”
“哈?”梁思莫名其妙。
“首先,他们选择了借神圣教廷的外壳发展自身,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神圣教廷作为西陆精神正统,对于普通民众来讲易于接受,只要对教义稍加修改,就能对教徒们灌输进私货,还不容易被教徒发觉,就算发觉了,以他们下发的讲义的简陋,也可以借口说是因为经费不足,所以出现印刷和排版错误之类的搪塞过去。
“最典型的就是这个教团的《德夫曼十诫》,初看只是很普通的宗教名人的语录,但是仔细考究,就会发现它的侵略性远胜于一般的教廷经典。”
“这个怎么说?”作为宗教小白,梁思不懂就问。
“‘第三诫——豺狗始终盯着你的错漏,你要坚决守护你的荣耀,对于无信的渎神者,无须犹豫,即以真理与信仰之刃净化其心灵。’
“这句话的意思归根结底是一句话——对异端绝不容忍。”
“还有比如第四诫——谨慎地发泄你的情感,除非确信别人有兴趣,否则不要轻易对人发表你的想法。
“初看上去,这是不错的处事准则,一般人初看会觉得只是让我们保持克制,不干扰他人。但事实上,这是在暗示信徒们少互相交流,邪教的教义多半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漏洞,因此必须要信徒们少进行交流,降低信徒们在讨论教义的过程中逐渐清醒的可能性,而且减少信徒们与他人的交流,使之更容易依赖邪教本身也是目的。
“第八诫,幼儿与少女,他们是纯洁的,不可以私利加害之。也是很具迷惑性的一条,除去给人一种有底线有同情心的错觉,还有两个含义:其一,成人不在此之列;其二,不可以‘私利’加害,但为了‘信仰’与‘公义’,就不算加害,而是守护纯洁。
“最重要的是第十诫,最可怕的是那些披着羔羊皮的黑狼,他们混进你们中间,破坏信仰与心灵,伪装成虔信的模样,亵渎女神的圣名,这是我们终极之敌人。
“这条我想就是在为他们推翻正统神圣教廷教义所做的准备,也是将来有天可能去推翻教廷时的理论基础——只要宣布正统教廷是伪装成虔信者的异端,发动圣战即是向终极之敌宣战的壮举。”
一个又一个实例解析和生僻名词从夏齐口中吐露出来,梁思内心的迷惑也逐渐开朗,同时他也终于意识到了这个所谓“德夫曼圣会”的真面目远不像自己原本以为的那么简单。
“你听说过安利吗?”所以听到夏齐下一句话,梁思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看来你是听说过的,其实虽然安利的生意是合法的,不过它采用的模式其实和所谓‘传销组织’相差不大,都是让参与者购买产品后加入行业,行成层层抽利的模式,来赚取利润——唯一的区别就是安利有实际的产品,而传销组织没有或只有假货劣货。所谓的传销其实和邪教本质上是一样的。
“我举个特别的实例——这也算是营销学上一个经典的案例,某位名人,平常经常在公共信息平台比如博客上发表言论,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这时候,他抛出一个理念,比如‘情怀’,‘工匠’等,来做某件实业,并向粉丝和路人宣告自己将拯救这个行业,以此来吸引投资和顾客,在此期间,他不断地发表各种言论,将自己包装成这个行业的救世主和真理的掌握者,给围观者一种买了我的产品你们便跻身精英行列的错觉……最终获得了大批拥趸,甚至当他的产品出了不少问题之后,仍旧有大批被他的理念洗脑了的忠实拥护者为他洗地。且不论他最后成败,他的这种营销模式核心思想和传销很相似,身无长物,靠理念吸引他人买单。
“传销组织由于没有相关的实力与资金,也没有具体的产品,所以他们只能包装某种理念——这就是为什么在传销组织中,新加入的每个人要被限制自由,每天听课,就是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