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睢的话王稽是半信半疑,你范睢就凭在车里偷看了穰侯一眼就能知道他下面得回来?可是既然范睢执意要和郑安平先走,王稽也不便阻拦。
没想到刚走了十余里路,后面一片马蹄声声,果然有人追赶。来人说是奉了相国穰侯的命令,来搜查看看王稽车里有没有夹带别的人?
王稽这时候都顾不上生气了,而是充满了对范睢的佩服,真是神机妙算啊!这些人将王稽的车队仔仔细细检查一遍,发现的确没有外人,才放王稽离开。
王稽回到秦昭襄王回复国事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对秦昭襄王推荐张禄,这位张先生可是神机妙算的人才,对我们秦国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您最好赶紧见见他。
秦昭襄王根本不以为然,这些所谓的人才,哪个不是吹的天花乱坠?但是遇到实际问题却根本没有半点主意。既然王稽这么看好,那就让这张禄现在驿馆安顿下来,看寡人什么时候有时间再召见他吧!
谁知道,这一等,就是一年的时间。
而且秦昭襄王根本还就没有召见张禄的意思。
不过范睢在此地倒是非常安心,起码没人迫害了不是?一天,在街上范睢看到穰侯的军马准备出征,范睢于是询问一个老者,这是准备讨伐哪儿呢?
老者说,听说是讨伐齐国的纲寿。
范睢问,那齐国是得罪我们秦国了吗?
老者说,那倒没有。
范睢可就奇了个怪了,既然齐国没得罪我们,我们干什么讨伐人家呢?而且中间还隔着韩国和魏国?
老者叹息一声,到无人处才敢告诉范睢,这根本不是主公的意思。听说,那齐国的纲寿和相国的封地陶山很近,所以相国才命令武安君讨伐纲寿,不过是为了扩张自己的封地罢了。
为了扩张自己的封地,就让国家的将士去用生命讨伐一个无罪之国?
范睢觉得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了,他上书秦昭襄王,他要求见秦昭襄王。而且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您要是没时间留我在秦国为何?我说的不对,情愿受法,为何让人白白等待?
秦昭襄王本来早就忘记了张禄这个人,看了奏章才想起来,看来这张禄的确是个人才,有性格!秦昭襄王召见张禄。
张禄远远的看到秦昭襄王车队过来了,但是他假作不知,专门往里走。果然遭到了负责任的宦官训斥,领导过来了你还往里走什么走?没看见那是秦王吗?
没想到范睢居然说,秦国只有太后和穰侯,什么时候听说有秦王了?
秦昭襄王到了之后询问,到底何事吵吵闹闹?
宦官说这人说我们秦国没有大王,只有穰侯和太后!
秦昭襄王听了这话居然一点都不生气,而且还将范睢让到上座。而且秦昭襄王还屏退左右,非常诚恳的请范睢教自己该怎么做?但是范睢笑而不语。秦昭襄王再三恳切的请求,范睢才说,您听说过姜子牙的故事吧?姜子牙虽然不是文王亲人,但是文王能够信任他,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大周。而比干虽然是殷纣王的亲人,可是殷纣王却不信任他,落得国破家亡的下场。所以关键在于信任。如今秦国的国事也是大王的家事,臣如果说的深了浅了都不好说啊!说不对了,那不是自取其祸吗?
秦昭襄王甚至跪下了,寡人屏退左右,先生还不明白寡人的心意吗?请您说出看法,不必有所顾忌。
有了秦昭襄王如此保证,范睢才放心的开始讲述自己的见解。范睢问秦昭襄王,秦国无论是地势险要还是军事力量都可以称雄天下,但是到现在还没有称霸,您不觉得是方法有问题吗?现在穰侯派人越过韩国和魏国攻打齐国,跋山涉水而去,人又很少,根本对齐国造不成伤害。过去魏国越过赵国攻打中山,没多久中山就为赵国所有,为什么呢?因为中山距离赵国更近啊!所以大王最好还是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距离我们秦国远的国家,那必须安抚他们,和他们搞好关系,距离我们近的国家,就慢慢的攻打他们。这样,虽然是蚕食,但是总有统一天下的那一天。
这个策略太重要了,成为了后来秦国统一天下的法宝。
秦昭襄王又仔细询问范睢,远交近攻应该如何行事?
范睢笑道,像齐国和楚国,那就当然得远交,而韩国和魏国,就是您攻打的对象。等韩国和魏国被攻打下来,齐楚还能独善其身吗?
秦昭襄王觉得范睢的话如同一盏指路明灯,让自己迷迷糊糊的心忽然亮了起来,他任命范睢为秦国客卿,号为张卿,而派出去讨伐齐国的军队自然也停止了。
范睢的忽然崛起,触动了秦国既有的权力范围,有人对此非常恼火。比如相国穰侯和将军白起。
但是秦昭襄王特别信任范睢,经常召见范睢密谈,甚至彻夜长谈。范睢逐渐知道,秦昭襄王的决心定了。
一天,范睢对秦昭襄王对自己的信任表示感谢,但是也说还有安泰之计没敢告诉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非常奇怪,自然追问不休。
范睢这才说道,过去孟尝君在齐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