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士文是谁?
可是天启朝最有名的战将,龙门之战,三战三捷,杀敌无数,让鞑靼避退漠北,从此不敢侵犯大明北方边界。
秦士文以赫赫军功,得绶白金彩绮,晋升兵部尚书,协理戎政,授阶资政大夫。
在坊间,说起秦士文的名字,可谓是名望深重,家喻户晓。
罗元宾自然对秦士文这个名字如雷贯耳,故此,他满脸的恭敬之色。
“退下!”秦士文冷着脸喝退自己儿子,他这才转身朝罗元宾回礼道:“老夫倚老卖老,哪里敢说唐突?倒是你一直耐心回答老夫的话,让老夫感到欣慰。”秦士文捋着胡须笑道,脸上全是温和之色。
一路上,他见惯了官员嚣张跋扈,盛气凌人的神态。
如今看到罗元宾这个官员,如浑浊水中看到一股清流,让秦士文心底忍不住升起提携之心。
故此,他接着朝罗元宾问道:“你叫什么?”
“下官罗元宾!顺天府府丞。”罗元宾恭敬道。
“罗元宾?”秦士文喃喃自语,随后,脸色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你就是在朔朝之上,荐举孙承宗和方从哲这两位大人是吧?”秦士文问道。
“是的!”罗元宾回道。
秦士文确认之后,脸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了。
“听闻你是陛下看重提拔上来的,可对?”秦士文问道。
“这……!这下官不知。”罗元宾迟疑一下,皱眉回道。
这种事情,他哪里敢当面承认?
再说,罗元宾自问以前没有与陛下有过交集,大多时候,他身为小官都不够资格上前面君,只有在陛下登基大典才远远的见过一面。
如果不是莫名其妙升到顺天府府丞,得到了陛下的单独召见,他对自己连升三级也感到一头雾水呢!
毕竟,他以前是朝堂角落的毫不起眼的一个冷角色。
秦士文是何等人物?
他从罗元宾短短迟疑一瞬间的神色之中,看了出来。
秦士文望着青年的罗元宾,他心底一阵感叹。
同时,心底升起了一股对未来的期望。
陛下刚刚登基,就敢大力提拔青年精干的能臣,这是好的情况。
秦士文希望朱由检一直保持下去,这样才能力挽狂澜,救大明百姓水深火热之中。
“也罢!尔不说,老夫自然不问。不过,老夫要告诉你一点,以后,你要小心谨慎,不可妄为。毕竟,你现在代表的不是你一人。”说完,秦士文便转身登上马车缓缓进城去了。
一直到马车消失,罗元宾这才收回目光,他那刚才尊敬的目光复归了往昔的平静。
“走!”罗元宾大手一挥,便带领队伍朝煤山方向走去。
亲卫营新兵训练就坐落在煤山,罗元宾要带领这些人经过两个月的选拔和训练,适合进入亲卫营的,直接纳入营中作为新兵。
剩下的便是衙役人选,这两者都没有过关者,会被送到皇庄开张的作坊做工。
罗元宾是替朱由检寻找好的兵苗子,同时充实他顺天府衙役。……。
朱由检接到秦士文进入兵部的消息,他急忙派王承恩亲自去请。
很快,秦士文在王承恩带领下,来到乾清宫。
“老臣叩拜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秦士文大礼参拜。
因为,朱由检登基,他在家病休,自然没有参加。
如今见了朱由检,秦士文自然要补上参拜大礼。
朱由检急忙走出御案,双手搀扶起秦士文,他笑着道:“老将军快快免礼,老将军能来,朕终于放心了不少。”
秦士文以军功进位兵部尚书,又常年在边塞领兵,故此,朱由检称呼秦士文为老将军。
当然,秦士文是地地道道的文臣!能武能文,文武双全的国之干城。
秦士文没有深想朱由检的称呼,他缓缓站了起来,朝朱由检苦笑道:“老臣年高体弱,恐失了陛下的重托,故此,一直犹豫。老臣还是建议,陛下要多多提拔青年一代俊才才对啊!”
“老将军说的极对!可是,这要一步一步来,朕唯恐朝堂有些人不服。”朱由检笑着解释道。
为官最讲究资历!
资历浅的,自然难以服众!
这是千古不变的衡律!
秦士文自然知晓,他缓缓点头,无奈道:“朝堂还是缺少真正的人才啊!”
朱由检点点头,让旁边伺候的王承恩搬来椅子,他要与秦士文坐着谈话。
秦士文见陛下赏座,他千恩万谢一番,这才小心坐了下来。
王承恩献上茶,朱由检请秦士文品尝一番后,便唠起了家常。
得知秦家次子秦玑跟随秦士文入京,朱由检笑着道:“老将军怎不把令郎带来?常言道,虎父无犬儿,如今,朕身边缺少人才,令郎经过老将军教诲,自然不会不差。”
“陛下!老臣惭愧,犬子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