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宴过后,英国公张维贤,首辅秦士文等人告退,朱由检便派亲卫护送回去。
一众重臣离开之后,朱由检洗了脸,脑海清明了不少。
他朝曹化淳问道:“大伴,现在是什么时刻?”
“皇爷,戍时三刻。”曹化淳急忙回禀道。
朱由检点点头,转身朝留下来的几名心腹臣子严肃道:“朕今日开筵,先前走了几名,加上京营动荡不安,朕思来想去,真是寝食难安。众将听令!”末了,朱由检喝道。
周遇吉,孙传庭,黄得功,张世泽他们四人急忙单膝跪下,“臣等接旨!”
“孙传庭,张世泽二人立即率领二营入驻京营,即日起,京营封闭,只进不出。没有朕的密旨,不准任何人带兵出营,朕赐尔等尚方宝剑,违令者杀无赦!”朱由检严肃道。
“臣等领旨!”孙传庭,张世泽两人急忙躬身领旨,从朱由检手中接过尚方宝剑。
朱由检点点头,说道:“去吧!”
孙传庭,张世泽重重磕了一个头,两人便大步离去了。
“黄得功!朕命你为顺天府巡防参将,即刻起率领三营巡防京师九门各处,遇到不明队伍,不听号令者,先斩后奏。”朱由检命令道。
“臣领旨!”黄得功接旨,一脸肃然。
“罗元宾!”朱由检喝道。
“臣在!”罗元宾急忙躬身答应来到眼前。
朱由检望着他,沉声道:“即刻起,顺天府九门进入戒严状态,全力协助黄得功平抚可能爆发的骚乱。”
“臣领旨!”罗元宾领旨,一脸正色。
朱由检点点头,吩咐道:“你与黄得功好好配合,切不可让朕失望。”
“臣定然照办!”罗元宾重重点头。
“很好!去吧!”朱由检示意两人启程。
罗元宾,黄得功两人叩拜之后,便疾步去了。
“曹化淳!周遇吉!”朱由检看向曹化淳,周遇吉两人。
“臣在!”周遇吉急忙道。
“奴婢在!”曹化淳慢了一步,他急忙道。
“皇宫内九门进入临战状态,让一营准备好武器,你们两人严查可疑人员。没有朕的密旨,任何人不得出宫,违令者先斩后奏。”朱由检吩咐道。
“是!”曹化淳,周遇吉两人领命。
朱由检点点头,朝两人道:“去吧!”
两人躬身答应一声,便疾步去了。
大殿只剩下王承恩,王文政两人陪着朱由检。
朱由检背着双手走到门口,只见外面夜空一团圆月升起,有一团团云层波浪一般穿梭而过。
夜色虽然迷人,不过,朱由检心中却无心欣赏。
京营整顿遇到的阻力太大,京师大小官员,各级武将都被牵连,十万之众,能战者只有六千人。
这让朱由检感到心寒。
同时,他心底也越来越不相信各地的卫所了。
毕竟,天子脚下,京营就如此糜烂,那些远离天子的耳目的地方卫所,恐怕更加不堪了。
想想上一世,剿匪越剿越多,朱由检心底冰凉。……。
崔府,书房。
大学士崔呈秀,大学士李国普,史部尚书周应秋,刑部尚书薛贞四人正在灯下沉默不语。
正确的说是李国普一人一直沉默不语。
崔呈秀,周应秋,薛贞三人仍然想着力保被京营牵连的魏党一派下属,然而,李国普对此一直没有表态。
李国普不表态,崔呈秀,周应秋,薛贞三人自然不敢轻易做出决定。
毕竟,李国普此人虽然寡言少语,见识不凡。
否则,也不会得到魏忠贤,黄立极两人信赖。
当然,与李国普的身份也有关系,毕竟,他是魏忠贤,黄立极两人的同乡。
李国普不发话,三人也不敢擅专。
“李兄,你有什么意见直说吧!总不能一言不发吧?”崔呈秀有些无奈道。
“是啊!李兄到底是什么态度?”吏部尚书周应秋沉声道。
李国普听闻,眉头紧皱起来,他微微摇头,闭上了双眼。
吏部尚书周应秋见此,有些生气,他正要出言,被崔呈秀摇头拦住了。
周应秋见此,只好低头生闷气了。
一旁的薛贞看着崔呈秀,不解的问道:“李兄为何一直不表态。”
“自然在想办法!”崔呈秀含糊道。
其实,他心底也弄不明白李国普在想什么。
听闻崔呈秀如此说,薛贞也只好静静等着。
过了整整一炷香时间,李国普睁开双眼,他看了三人一眼道:“如今,我等已经处于十字路口,该如何选择,还是写信询问魏提督吧!否则,一步踏错,会受灭顶之灾。”
一步踏错,灭顶之灾?
有这样的可怕?
崔呈秀,周应秋,薛贞三人对视一眼,都一脸的愕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