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朕的记性越来越不好了。玉柱,皇妣的忌辰,汝可记得呀”老皇帝死死的盯在玉柱的脸上,仔细的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
康麻子嘴里的皇妣,也就是孝康章皇后,即:老皇帝的亲妈。>
亲妈的忌辰,老皇帝怎么可能记不住呢>
工夫从来在诗外。>
工夫大致不负有心人!>
玉柱脱口而出:“回汗阿玛,姑妈嬷的忌辰是二月十一日,生辰是十一月初九,属龙。”>
满人的祖母,一般称为玛嬷,也可称为太太。>
姑妈嬷,也就是姑祖母之意也。>
康熙的亲妈,是佟国维嫡亲的姐姐,可不就是玉柱的姑玛嬷么>
玉柱能够说出康麻子亲妈的忌辰,这并不令老皇帝感到太过惊讶。>
但是,玉柱一口气说出了康麻子亲妈的生辰以及属相,这就尤为难得了!>
凡事啊,就怕比较!>
老十那个混球,连他亲妈的属相,都忘在了脑后,活该圈禁。>
玉柱却记得老皇帝亲妈的生忌辰,还有属相,这是何等的忠诚>
老皇帝心下大乐,一个劲的勐夸玉柱。>
“嗯,朕没有白疼你啊……”>
“不错,不错,孝心可感天日。”>
如果是一般人,就该跪下谢恩了。>
玉柱不是一般人,他默默的等老皇帝夸过之后,才镇定自若的说:“回汗阿玛,别人家长辈的特殊日子,臣儿可就记不住了呀。”>
这话有点绕。>
康麻子仔细一品,嗯,玉柱的意思是,只有是自家长辈,他才有可能恪尽孝道。>
“叫张廷玉吧。”老皇帝扭头吩咐王朝庆。>
不大的工夫,王朝庆领着张廷玉进来了。>
“玉柱接旨。”张廷玉展开手里的旨意,目不转睛的盯着玉柱。>
“臣儿玉柱,恭聆圣训。”>
“内阁奉上谕,着玉柱兼管正蓝旗三旗事,钦此。”>
“臣儿领旨谢恩。”>
玉柱双手捧过了黄澄澄的旨意,心里却明白,老皇帝交回了部分的兵权,显然还是非常信任他的。>
当然了,玉柱最希望拿回的新军兵权,暂时还没有下文,尚需继续努力。>
老奴立国之时,八旗就是八大贝勒掌权。>
经过皇太极、顺治和康麻子的持续性削权之后,八旗已经在实质上扩大为二十四旗了。>
八旗之下的满洲、蒙古和汉军,彼此互不统属,各设都统衙门辖制。>
老皇帝让玉柱兼管正蓝旗三旗事,也就是说,正蓝旗下的三个都统,都归玉柱节制。>
说白了,玉柱也就成为了,正蓝旗的太上都统。>
颁旨之后,老皇帝又和颜悦色的勉励了玉柱一番,便叫他跪安了。>
出来之后,玉柱仰望着蓝天和白云,心里一直在揣摩老皇帝的心思。>
正蓝旗汉军,一直都是老佟家的基本盘。>
除了佟图赖这一支的佟家人之外,其余的佟家人,都待在正蓝旗下。>
整个正蓝旗下的三个都统,大约可以凑出一万二千多名战兵。>
明面上,这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
然而,正蓝旗满洲和蒙古,这两个都统的力量,玉柱能否用得上,大概率存疑。>
饭,总要一口一口的吃,不可能吃一碗饭,就变成超级大胖子。>
距离康熙六十一年的终局,还有段时间去谋划,玉柱丝毫也不着急。>
不过,现在的局势,基本上算是明牌了。>
老皇帝只要不交回新军的指挥权,就说明,他并未完全信任玉柱。>
据沿途各省的禀报,老十四已经下了雪域,进入了青海的大草原。>
按照脚程的计算,轻车简从的话,最快两个多月,就可以抵达京城了。>
玉柱心里有数,老八他们和老十四一直保持着紧密的书信往来。>
照玉柱自己的估计,老十四恐怕会日夜兼程的往回赶。>
毕竟,老皇帝年事已高,万一有个闪失,储君之位的归属,又变得扑朔迷离了呀!>
已是风烛残年的老皇帝,既想将政权平稳过渡给储君,又担心备选储君的势力过大,反而威胁到了皇权。>
当下的大背景,其实是,老八他们越是暗中用力,老皇帝越会提前做好防备的措施。>
让玉柱控制住正蓝旗,老四、老五、老七和老十二,分控下五旗的其余四旗,正是老皇帝未雨绸缪的军事部署。>
真实目的嘛,老皇帝不可能公然说出口,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