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兵锋所指,眼下就是大宋的政治中心汴梁城。>
可是,汴梁城危如覆巢之卵,城内的士兵却是士气低迷。>
恐惧跟慌乱无助的情绪弥漫着整座城池。>
就连先皇也来了一个皇权禅让逃去南方。>
张叔夜痛心疾首,以为大宋要亡。>
但此时此刻他见证了新皇杀伐果决的态度,体内那一腔老迈的血重新燥热了起来。>
赵烁将佩剑丢给张叔夜。>
踩着郭京的尸体,沉声喝道:“人间正道,九州凝权。”>
“所谓的仙人已被朕斩杀,尔等都睁大眼睛瞧瞧,是大仙了得?还是朕手中剑了得?”>
皇帝这一声怒吼,振聋发聩。>
众人听的噤若寒蝉,瑟瑟发抖。>
“李淮,传朕的旨意,革去孙傅兵部尚书、枢密使之职,压入天牢。”>
皇帝又发话了。>
赵烁的想法很简单,不信皇帝信鬼神?>
那就去吧!>
去牢里面陪九妹赵构跟文员秦桧斗地主去吧。>
赵烁这条命令,委实超出大家的意料。>
孙傅可是兵部尚书,管辖兵马的大总管。>
说撤就撤了?>
李淮倒是非常乐于做这样的事情。>
在赵烁旨意下达的瞬间,他就迈着鸭步走到孙傅面前,摘去了他的乌纱。>
并期待的问道:“官家,需不需要对他用刑?杀不杀?”>
杀孙傅?>
赵烁果断的摇了摇头。>
孙傅这人虽然满身槽点,但是杀了可惜,留着倒是有用武之地。>
单论他面对金人铁骨铮铮的气节,就是一个做使者的好苗子。>
结果孙傅也确实有种。>
被禁军拉下城墙,也丝毫不畏死,反而大声喊道:“陛下,老臣愚钝,不曾想误入那神棍彀内,险毁我大宋基业。”>
“老臣该死,恳请陛下灭老臣九族!”>
赵烁:“……”>
孙傅怅然醒悟的言论,如钉子一样扎在众人心中。>
那些被郭京聚集起来的流寇们也明白,自己被郭京忽悠了。>
不过此刻最满意的人则是赵烁。>
不得不说,孙师傅是真的刚,真的勇!>
若我大宋文官皆如此有种,江河所至,日月所照,都是我的,我的!>
可惜,如今宋廷到处都是碌碌之辈。>
他们连孙傅这样的愚忠都做不到。>
要是把他们都杀了,那损失多少嘴炮精英?>
“众将听令!”>
“即日起,所有人拿起刀剑,誓死保卫汴梁。”>
“张叔夜,给那三千无辜的勇士发放兵器,纳入军中,让他们为国效力,不得区别对待,从现在开始他们已经不是囚徒,他们跟你们一样,是我大宋的精英,更是朕的子民。”>
“朕要坐镇汴梁,廓城外大敌!”>
赵烁声嘶力竭,鼎盛的皇权之威传彻城楼。>
“万岁!万岁!万岁……”>
这一刻,士兵们的神色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一个个斗志昂扬,跟原先形成强烈的反差。>
那些在中城以及内城聚集的士兵们还没有搞清楚状况。>
只听前方宋军齐呼万岁,他们也从众振臂高呼了起来。>
“万岁,吾皇万岁!”>
直至汴梁城的百姓,甚至是樱花柳巷门口待客的姑娘,以及那些嫖客,全都自染热血,喊起了‘万岁’……>
有这么一瞬间,张叔夜发现这座死气沉沉的汴梁,已经活了!>
有这么一瞬间,赵烁发现,自己这个北宋末世皇帝,有了翻盘的本钱。>
无论如何,他坚决不能被金人虏走。>
尤其是那些帝姬以及撩人心弦的后宫嫔妃们。>
她们都是朕的女人!>
“民心可依,民心可依啊!”>
赵烁喉结哽咽,双眼莫名起雾。>
这该死的风沙……>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大宋的百姓,是赵烁的根基,更是赵烁的精神源泉。>
事实上,宋朝的百姓是华夏历史上最有种的百姓。>
没有之一!>
哪怕宋徽宗跟宋钦宗已经懦弱到骨子里,哪怕禁军跟官员们被金人吓破了胆。>
哪怕金人攻入汴梁。>
老百姓也自发的拿起务农的农具上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