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庙堂处于二圣共掌朝局的阶段。>
自己先斩郭京,又杀徐秉哲。>
再到将孙傅打入天牢。>
这些行为明显激起了朝中那些老牌大臣的不满。>
那帮人瞅准机会就要绊倒他。>
现在也指定要跟宋徽宗鬼混。>
毕竟,宋徽宗禅让半个月不到。>
很多人还坚定不移的认为宋徽宗禅让是头脑发热,被李纲给洗脑了。>
实际上,宋徽宗那一手扶持起来的党羽,如今在庙堂上势力强悍。>
要想排除这些不同的声音,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杀了徽宗。>
然而,弑父篡位可是王朝大忌。>
要选择皇权,就得背负无法洗刷清楚的骂名。>
所以不到最后时刻,赵烁不会选这一步。>
而是会继续不动声色的扶持自己的羽翼。>
等到羽翼丰满之后,即便宋徽宗赵佶喊破嗓子也就无可奈何了。>
赵烁前脚刚刚离开延福宫。>
赵楷就迫不及待的拿出赵烁上台后创办的《抗金策论》。>
宋徽宗拿着那些赵烁编纂,秦桧下笔的策论,脸色在段时间内快速的阴晴变幻。>
随后,宋徽宗轻蔑的将手中的策论文册仍在地上,气急败坏的说道:“荒唐!见识荒唐!那个不肖子怎么会搞出这么荒唐的策论?”>
“他大言不谗的在汴京城内散布这种人心惶惶的论调,是要做什么?是要断我赵家的江山吗?是要折损我皇族威严。”>
“到时候只怕金人还没有二次攻城,庙堂上的文武百官就要谈何他这个皇帝了。”>
赵楷则趁机煽风点火道:“太上皇,皇兄如今是越来越放肆了!”>
“他现在做事丝毫没有章法可言,只要他看不顺眼的人或者事,落到他手上都没有好结果。”>
“以我看,父亲您应该做一些准备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