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现在军备司的鱼鳞甲应该有一万五千套。>
如今变成一百六十套不说,关键还%的是用布甲假冒的。>
是可忍孰不可忍!>
赵楷,贪了四百多万两官银。>
只是这一项!>
但是问题又来了。>
他当年根本无权过问军备司的事情。>
当年的太尉是高俅。>
想到高俅时,赵寒也没了脾气。>
毕竟他知道高俅是大宋出了名的高贪贪。>
而且在试探高俅,且最终决定重用高俅之前,已经敲打过他了。>
可即便高俅现在改邪归正了,那也涉及到军备司的装备贪腐。>
赵烁顿时气急败坏了起来。>
就在这时,杨天化颤颤巍巍的说道:“陛下,其实还有一事,下官未曾禀报。”>
“说说说,给朕全部说清楚,否则,诛你九族。”赵烁暴跳如雷的吼道。>
正所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如此气势,纵然是身经百战的张叔夜站在赵烁身边也觉得毛骨悚然。>
“陛下,自微臣来军备司当差,发现十五年之内的军备库都跟朝廷的账册对不上。”>
“其中我大宋步军兵马司所用的军服每年要夏、冬两季大约二百六十万套。”>
“可是十五年合计才除了二百万套不到。”>
“下官斗胆,如果按这样计算的话,各方军镇的官兵十五年才穿两件衣服。”>
赵烁:“……”>
这个消息更加劲爆。>
要知道大宋拥兵百万,这可不是吹出来的。>
甚至放眼军镇各地的话,官兵的数量只会更多。>
以每年必须支付的刚性军装二百万套计算,一套二两银子。>
那就是四百万两。>
十五年,合计七千万两!>
这特么!>
赵烁粗略计算一下,感觉自己的浑身汗毛都要立起来了。>
他知道北宋末年,整个宋廷内外都大搞腐败。>
而且大家都向皇帝宋徽宗看齐,一个个的争先恐后的享受腐败。>
所以,军备废弛,民怨四起。>
如今看来,水泊梁山跟方腊揭竿而起,这也正常。>
要是不造反才不正常了好吧!>
“陛下,您龙体为上,国事忧心,也要注意龙体。”张叔夜在旁边小声提醒了一句。>
赵烁深知,眼下最要紧的是还是制作两千套鱼鳞甲。>
至于大宋触目惊心的贪腐事件,已经兹事体大,牵一发动全身。>
稍微处理一个,那就会牵出一大片。>
要是处理一大片,宋廷必然会房倒屋塌。>
所以,反腐这事,急不得。>
得温水煮青蛙。>
否则跟大明的太祖朱元璋一样,直接杀杀杀!>
可是那些淮西勋贵们不也是照样变得更加贪得无厌了吗?>
这玩意,讲究火候。>
赵烁有自己的一套,不过现在用不着。>
他首先得把金军给击退。>
赵烁现在贴身体会到历史上那些有作为,却只能绝望叹息的亡国之君了。>
像明末崇祯皇帝,那是真想要刷新吏制,逆转乾坤的。>
可最终没成!>
他还是跟拧成一股绳的权贵汉奸们妥协了。>
与其说是妥协,不如说是惨败。>
如今赵烁面对的局面也一样。>
外有金兵围城,生死攸关。>
他就算有心惩治奸佞,也不得而为。>
现在,金人等待的就是祸起萧墙,让宋廷内部生乱。>
赵烁为了不给金人可乘之机。>
也只能暗自忍下这一口恶气。>
所以他也不再追问此事的具体细节。>
“杨天化。”>
“微臣在。”>
“朕革去你军备司总管的职务,罚你禁足半年。”>
“到时候你反省了,再来见朕。”>
“罪臣领旨,叩谢陛下天恩。”>
杨天化竟然直接感动的哭了。>
刚才赵烁金口一开,他以为自己项上人头不保。>
没想到竟然只是让自己闭门思过。>
这比起孙傅跟被斩首抄家的徐秉哲来说,待遇太好了!>
“祁玉。”>
“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