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今说他看了一个卢德公了。>
就算是再多砍几个桀骜不驯的士大夫,也绝不皱眉头。>
然而,宋徽宗也明白的赵烁的意图。>
实际上,被砍了驴脑袋的卢德公也知道,蒋荣也是心知肚明。>
但是他们的预期是建立在一个前提条件下的。>
那个条件就是汴梁城破。>
到时候赵烁作为大宋最强硬的抗金主脑,势必会遭到三重打击。>
一方面是太上皇的势力。>
一方面是士大夫的贵族团体。>
另一方面就是嫉恶如仇的金人。>
因此,赵烁要稳住自己的政权,至关重要的一步棋,就是保证汴梁城没有被金人攻破。>
若是三天之后,汴梁城还在。>
那赵烁便是大宋的功勋,他的皇权将会更加稳固。>
到时候,所谓的宋徽宗跟士大夫们只能趴在赵烁脚下吃灰。>
谁要是不服气,直接打入大牢,还不服,就直接干挺他!>
要是三天后,金人入主汴梁。>
那赵烁就会遭到宋徽宗集团的反噬。>
到那个时候……>
也不想了。>
赵烁知道,到那个时候,大宋汴梁城内没有一个舒服的人。>
自以为是的宋徽宗会跟着自己一路北上。>
不过赵烁绝对不去。>
他会第一时间冲出城,逃亡。>
即便逃亡也比当俘虏强。>
而且在这个背景下,汴梁城破,皇帝冒失杀出去,去跟勤王大军汇合。>
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至少有赵烁这个皇帝在,就没有后面的康王赵构什么事。>
自己只要跟岳飞他们碰面,就有了收复山河的希望跟底气。>
而坐在汴梁内准备迎合金人的宋徽宗集团,却要被押送到北方。>
还有一个叫秦桧的家伙。>
但是赵烁是绝对不会允许他们回来了!>
因为耻辱已经发生,迎那些废柴回来干啥?>
让他们在北国自生自灭。>
等到自己率军北上,攻克金国的时候,给他们发一篇祷文即可!>
所以,赵烁已经做好了双重的打算。>
无论守住汴梁城,或者是守不住,他都不亏!>
就在赵烁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人生赢家,即将登上人生巅峰的时候。>
文德殿下面的台阶上,快速赶来一名官员。>
那个人策马奔腾,到了石阶前面,急忙下马。>
接着往上面跑。>
已经愣在原地不知所措的文臣士大夫们好奇的循声看了过去。>
那个人,正是武德司的指挥使高俅。>
看到高俅出现,宋徽宗赵佶脸上一喜。>
本章已完成!